冷战时期为世界带来希望的美苏太空握手
国际新闻

冷战时期为世界带来希望的美苏太空握手

发表时间:

一场握手,究竟能改变多少历史?50年前,冷战如冰封般的局势似乎出现了一道裂缝。

这一突破来自两艘太空船在当时的西德上空相互停靠后,宇航员相互握手。

那是1975年7月17日,一艘是来自美国的“阿波罗”号(Apollo,又译“太阳神”),另一艘则是来自苏联的“联盟”号(Soyuz)——这两个国家在此之前已经在激烈的太空竞赛中角力超过十年。

在这次历史性会合的两天前,苏联率先发射两名太空人进入轨道,几小时后,美国的太空人也跟随升空,展开这场象征性的太空合作任务。

这一连串精心安排的程序,最终迎来了任务的高潮:在“阿波罗号”与“联盟号”之间的舱门前,美国与苏联太空人象征性地握手,这是冷战时期两大对手首次共同执行的载人国际太空任务。

就在这一历史性时刻前几分钟,美国休士顿(Houston)地面控制中心发出的指令简单明了:“莫斯科同意对接,休士顿同意对接,接下来就看你们了,祝你们玩得开心!”

数百万观众怀着忐忑的心情观看这一幕——两艘来自不同国家的太空船首次在太空中对接停靠。

当舱门打开,美国太空人汤马斯·斯塔福德(Thomas Stafford)与苏联宇航员阿列克谢·列昂诺夫(Alexei Leonov)握手时,地球上的许多观众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两位曾经的敌对国代表在太空这个曾被视为战场的地方,展现出友善、幽默与轻松的互动。

这一事件经过三年的精密规划与训练,成为地球上成百上千万人眼中,两个超级大国缓和关系的有力象征。在此之前,双方主要以互相指责与核战威胁为主。

历史学家指出,推动这次太空合作任务的决定,根源于地球上的地缘政治现实。美国与苏联都因多场代理人战争而疲惫不堪,尤其是越战(Vietnam War)——该战争在太空任务前数月结束,美国损失惨重。

苏联方面也面临多方面的政治与经济压力。

三年前,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Richard Nixon;尼克森)与苏联领导人阿列克谢·柯西金(Alexei Kosygin;柯锡金)签署了一系列旨在改善双边关系的协议与条约。

太空被视为一个中立的舞台,可用来施展“软实力”,并作为缓解紧张局势的起点。

但这次任务究竟带来了甚么长远影响?

范斯·布兰德(Vance Brand)是半个世纪以前参与任务的“阿波罗号”太空人之一。他回忆道:“我们当时有机会在冷战期间为东西方之间打开一道缝隙。”

汤姆·斯塔福德(Tom Stafford)——这次任务的“阿波罗号”指令长,也是那次历史性握手的一方——认为,这一时刻的力量更多体现在其象征意义上,而非对长远局势的实质改变。斯塔福德于2024年去世。

他在2015年时说:“我当时并没有去想这会带来什么样的未来,或会走多远。我们只是想向世界证明,两个语言不同、计量单位不同,政治体制更是截然不同的国家,仍然可以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合作。”

两国首脑迅速把握这一象征意义,公开发表支持讯息。

苏联领导人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Leonid Brezhnev)形容这场太空中的握手为“新可能性的开始”,他认为这是未来在“和平利益”下展开科学合作的起点。

美国总统杰拉尔德·福特(Gerald Ford)也强调,这对于两个宿敌未来能够携手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他当时说:“我们花了很多年才打开这扇门。我相信,这次首次合作所促成的太空任务,不久将会变得司空见惯。”

然而,从后来的发展来看,这样的乐观或许过于理想。尽管这次任务被视为政治与技术上的成功,但到了1970年代末,冷战的裂缝再次结冰,紧张局势重新浮现。

专家指出,这主要是由于苏联入侵阿富汗,以及苏联多个加盟共和国政治气候恶化所引发。

美国里根政府(Reagan administration;雷根政府)在第一任期内也几乎没有展现与莫斯科合作的意愿,这使得美苏之间在太空领域的未来合作计划被搁置。

尽管如此,1975年太空握手所建立的合作蓝图已然成形,并在1991年苏联解体后,美俄关系改善之际,成为后续项目的基础。

斯塔福德说:“我们今天在国际太空站所做的一切,包括我们的工作小组如何运作、我们如何处理事情,全都是从阿波罗—联盟任务开始,一步步建立起来的。”

“那次任务为国际太空探索开启了大门。”

本文改编自BBC国际部栏目《历史见证》(Witness History, BBC World Service)

浏览其他国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