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中国各地掀起反对疫情封锁政策的白纸运动,彼时全球有数十万人被一个似乎不太可能的信源所吸引:一个用卡通猫作为头像的神秘X帐号。
来自抗议现场的影片、警方行动细节、逮捕消息——「李老师不是你老师」(也被简称为「李老师」)不断发布来自普通民众投稿的大量即时更新。
这些资讯在中国严格管控的官方媒体和网路上难以找到,所有的一切都出自身在义大利(意大利)的一名学艺术的中国留学生李颖之手。
从此李颖成为一名重要的信息编撰者,也被北京视为政治敏感人物。习近平治下的中国当局对信息的管控不断收紧之际,他的X帐号成为了一扇窗口。中国的互联网屏蔽了诸多内容,从大型抗议到小小的异议表达,从腐败到刑事犯罪,但这些内容却在李先生的帐号中浮现。
李颖说,这么做已引起当局的愤怒。在接受BBC採访时,他清楚描述了北京如何对海外异议人士施加压力。他指控中国政府不仅骚扰他,还系统性地恐吓他的朋友、家人和X帐号上的支持者。
中国政府尚未对我们的询问作出回应,我们无法独立验证李先生所有的指控。但他所描述的手法过去也被一些活动人士、人权组织和其他政府记录在案。
李颖在电话中告诉BBC,他在网上开启的活动其实是出自偶然。
李老师的网路之旅始于在中国微博平台上写作和发表爱情故事。
「我把爱情作为主要创作题材,与政治毫无关係,」这位艺术教师之子说,即使是2019年那场遭到北京遏止的香港亲民主示威,也对他影响甚微,「我就像很多普通人一样,我不认为抗议活动与我有关。」
但之后是新冠疫情的来袭。当中国封闭自己时,就读于义大利着名艺术学校的李颖迫切想知道家乡发生了什么事。他浏览社群媒体,震惊地读到关于强制封锁的消息:「有人在挨饿甚至跳楼……感觉当时社会充满了痛苦和压力。」
他因此开始在微博上讨论这些故事。一些支持者私下寄给他自身遭遇,请他代为发布。李颖也这样做了,中国的网路审查员注意到这一点,封了他的帐号。
但李老师并未灰心放弃。他开启了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每回帐号被封锁后,就注册一个新的微博帐号。被封了53个微博帐号后,他终于下定决心:「我说,好吧!我要去推特(X的前身)了。」
在X平台上李先生不受中国审查的束缚,也有许多人翻墙来看他的帖文,关注度逐步提高。但直到2022年底,在抗议中国严苛清零政策的白纸运动爆发后,他的粉丝数才真正狂涨至超过百万。李老师的帐号成为了获取抗议资讯的重要管道。有一段时间,他的帐号每秒都收到大量讯息。当时,李颖几乎没有睡眠,他忙于核实併发布帖文,这些内容收获了数亿次的浏览。
不过,很快就有来自匿名帐号的网路死亡威胁。李颖告诉BBC,当局还到他在中国的父母家讯问他们。即便如此,他仍相信一旦抗议运动平息自己的生活就能回到正常。
「在完成白纸运动的报导后,我想我一生中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已经结束了,」他说,「我没有想过继续运营这个帐号。但就在我思考接下来该做什么的时候,突然间,我在中国的所有银行帐户都被冻结了。」
「那时我才意识到——我再也回不去了。」
随着中国和西方国家关係恶化,西方对中国间谍活动的担忧日益增加。令他们担心的是,有报告称北京正在监视和施压居住在外国的中国人。但北京否认了这些指控,称其为「毫无根据和恶意诽谤」,并表示它在致力于保护海外公民的权利和安全。
但这些指控正在不断增加。去年,美国指控一支中国警察特遣队使用包括X在内的社交媒体骚扰他们的目标,并起诉数十人对美国造成「跨州的威胁」(interstate threats)。
澳洲据报也正在调查一起针对居民的中国间谍行动。一位前间谍还对澳媒描述自己曾经如何针对并监视柬埔寨的一名政治漫画家和泰国的一名活动人士。国际特赦组织(Amnesty International)也发现参加过反政府抗议活动的海外中国留学生正受到监视。
一些分析人士称,中国所谓的「跨国镇压」可以追溯到十年前的「猎狐行动」,后者在当时是用以抓捕逃亡在外的逃犯。他们相信这些战术现在被用来针对北京认为有威胁的任何海外人士。
李颖认为,有足够的迹象表明他现在也成为被中国政府针对的人之一。他说,中国警察曾去过他在中国订购艺术用品的一家公司,索取他在意大利的运输资讯。他还接到一个自称代表欧洲快递公司的人打来的电话,要求提供目前地址,但他之前从未下过此类订单。
他过去的住址和电话号码已在微信上被公开。他说,还有过一名陌生人出现在他之前的住所要求见他,说是想跟他谈「商业计划」。
我们不清楚中国当局是否直接参与了这些事。但这种模糊性也有可能是有意为之,因为这会在他们针对的目标身上「引发永久存在的迫害恐惧和不信任」,人权组织「保卫捍卫者」(Safeguard Defenders)的活动主管萝拉·哈尔斯(Laura Harth)向BBC说。
与海外的中国商人或中间人合作,这样之后政府就能否认直接参与。「保卫捍卫者」指出,出现在李老师之前住所的那个人,其实是同有争议的中国海外警察站有关的一名商人。
「通常有一些民族主义者和爱国分子与中国政府保持串通共生的关係。」「自由之家」的中国研究主任王亚秋说,他们的想法是「如果我为当局做这些事,那么对我的生意也有帮助」。
李颖说,最近几个月来自当局的压力有所增加。
他说当局开始更频繁地对他父母进行监视和问话,有一段时间每天都有人来。甚至父母以前工作的学校的官员也要求父母劝他停下来。
李老师告诉BBC,「他们正在盘问所有与我有关联的中国人,甚至微信通讯录裏的每一个人。试图了解我的生活习惯,知道我喜欢去哪些餐厅。」据称有一个人甚至被迫承认自己就是李颖。
从去年底开始,X平台的粉丝就在告诉李先生,他们被请去「喝茶」,这是受到中国警察审讯的委婉说法。
李颖估计有数百人被问话并被要求取消关注他的账号,有些人被出示了一份相当长的名单,据称是他的关注者,多达10,000人。他相信当局这样做是为了表明他们审讯的规模,并对他及其关注者施加压力。
李先生说:「我当然感到很内疚。他们只是想了解中国发生的事情,结果却被请去『喝茶』。」
今年2月份,他在X平台公开了这些报告併发出警告。一夜之间超过20万人取消了关注。
目前还不清楚当局是如何追蹤到中国的X平台用户的,因为这款应用在中国是被封锁的。王亚秋女士向BBC表示,中国政府或有可能要求获取用户资料。若是如此, X「应该透明地说明是否同意了此类要求」。
但X尚未回覆BBC的询问。
在李颖发布关于「喝茶」的帖文后不久,许多匿名帐号就开始大量向他的收信箱和X平台的评论区发送垃圾讯息。他们发送了根据他父母照片所做的粗糙卡通图和色情内容。最近几周,他还收到了恐怖电影中的恐怖图像以及折磨猫咪的照片和影片,李颖认为这是因为「对方」知道他很爱猫咪。
BBC记者看到了这些骚扰内容的截图。
李老师说,这些信息在最近几天达到了高峰。有时是每隔几分钟就会收到一条。李老师认为这与他在6月4日天安门屠杀週年前发布的帖子有关。而六四是中国共产党的禁忌话题。
李颖和父母的个人信息,包括他们的照片,已被张贴在一个匿名X帐号推广的网站上。该网站还声称李颖是为中国政府工作,似乎是试图在他的关注者中製造不信任。
检查域名发现,这个网站是在今年4月份建立的。注册人列出的位置是中国和塔斯马尼亚,该网域的IP地址由一家香港公司所有。
目前还不清楚幕后的主使者是谁,但李老师称这是一种「心理攻击」,目的是让他精神耗尽。
政治学者、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孔诰烽指出,中国并不是唯一一个针对海外异议人士的国家。印度和土耳其也受到过类似的指控。但他说:「随着移民社群变得更加活跃,社交媒体将他们与国内的人联繫起来,威权政府越来越感到这些海外群体可能构成威胁。」
孔教授补充称,中国正在升级其战术。因为北京现在面临经济放缓、资金及人才外流,因而陷入「日益增长的偏执」当中。
有观察人士称,这种对安全的偏执似乎推动了对李老师的特殊强烈镇压。王亚秋说,发生在李颖身上的事情似乎来自一个「国家级别的非常高层的计划」。
「他已经成为人们传递信息的聚合器,这对当局来说非常可怕……他拥有过去任何人都没有过的一种力量。」王女士告诉记者。
但李颖自嘲说,他可谓是中国「最危险的猫」, 这是指X平台上他自己绘製的个人头像图案。
他向BBC强调,政府把矛头指向他是因为他挫败了大规模审查新闻的努力,同时还因为他代表了一个中国的新一代青年,这一人群熟悉互联网,有政治意识,「白纸运动抗争一代代表的正是国家不希望人们看到的那种意识形态。」
他从事的行动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代价。他在义大利频繁搬家,在每个地方都只呆几个月,也很少出门。他找不到稳定的工作,仅仅倚赖靠网上捐款和Youtube、X平台的收益维生。
现在他一个人与名叫Guolai和Diandian的两只猫一起生活。在之前的採访中,李老师提到曾有过一个女朋友,但后来分手了。他平淡地说:「我现在完全一个人。太多压力了。但我并不孤单,因为我在社交媒体上与很多人互动。」
不过,他也承认正在感到来自自己处境和长时间在线的心理压力。「最近我感觉自己的表达能力下降了,也很难集中注意力。」
儘管最近成功更新了中国护照。但李颖相信中国当局这样做是为了监视他。这对他来说是份沉重的礼物,一个曾经热衷于旅行的人如今却感到被困住了。
他补充说道:「我经常哀悼(本可能拥有的生活)。不过另一方面,我也不后悔这样做。」
「我不认为自己是英雄,我只是做了当时认为正确的事情。我所展现的是一个普通人也能做到这些事情。」李老师相信,即使他的帐号被关闭,「自然会出现一个新的李老师」。
被逮捕的想法令他害怕,不过放弃并非李老师的选项。「我感觉自己没有未来……直到他们找到我把我拉回中国,甚至绑架我,我都会继续做我正在做的事情。」
透过公开披露遭遇,李老师希望能够揭露北京的策略。认为对方升级镇压行为并越线的他也开始反击:「我发了你不喜欢的东西,所以你要压制我,这是双方斗争的过程。但是去对我的父母做这些事,我真的不明白。」
现在,李老师正在制定对抗计划来扩大他的行动,也许会招募其他人加入,或以英文发帖以扩大影响力。「中国政府真的很害怕外人知道中国的真实面貌……用英语发帖是他们更害怕的事情。」
「他们可能觉得自己有很多办法,但我实际上有很多牌可以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