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機連日大規模「擾台」 持續軍事施壓台灣有何戰略意圖
台湾新闻

中國軍機連日大規模「擾台」 持續軍事施壓台灣有何戰略意圖

发表时间:

台湾国防部发布消息称,星期一(10月4日)共有56架中国解放军战机进入台湾「西南防空识别区」(ADIZ),是台湾国防部公布中国军机动态以来数量最多的一次。台湾敦促北京停止「不负责任的挑衅行为」。

事实上自10月1日,亦即中国国庆日当天起至10月4日,共计近150架中国军机进入台湾防空识别区,数量及频率之高前所未见。其连日高调动作,引起台湾社会热议和国际社会的关注。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Ned Price)周一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美国强烈敦促北京勿在军事、外交与经济上施压且胁迫台湾。

台湾总统蔡英文周二在《外交事务》(Foregin Affairs )刊出的专文中称,「台湾不寻求军事冲突......但是,如果它的民主和生活方式受到威胁,台湾将不惜一切代价来捍卫自己。」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太学院讲师宋文笛(Wen-ti Sung)解释称,北京动作背后具战略意涵:对外来说,在中国国庆日及台湾「双十」国庆期间,北京借着军机「秀肌肉」,不仅是向最近组成的澳英美安全联盟(AUKUS)提出警告,也要求各国停止协助台湾参与国际空间;对内来说,则是在中国国庆日前后,加码宣传民族主义。

宋文笛向BBC强调,这特别是针对11月将举办的「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这次大会将检视九年来习近平的总成绩:「并预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2022年中共20大的新一届高阶领导层的口袋名单,因此军事主委习近平此刻升高对台威吓姿态,有助于他偏好的人选,能更容易入列」。

据台湾国防部空军声明,周一进入台湾防空识别区的56架中国战机包括34架歼-16、2架苏恺-30、2架运-8反潜机、2架空警-500、12架轰-6,共计52架次在白天出现,夜间则有4架歼-16战机。自10月1日起,共计近150架中国战机进入台湾西南防空识别区。

台湾国防部智库「国防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员苏紫云对BBC中文分析称,中共战略文化在传统上是「七分政治、三分军事」,因此他认为,「很明显的,北京採取灰色地带冲突之中最高的『战争边缘』(Brinkmanship)手段,企图给台湾压力,同时向国际叫阵。」

研究两岸军事多年的苏紫云说,此刻解放军是「明着针对台湾,实则主要是针对目前在台湾东北方,是对美日英双航舰演习的反制:「特别是美国『罗纳德·里根』号(USS Ronald Reagan)航空母舰结束印度洋任务,也将进入南海回防太平洋。」

周一,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号航空母舰(HMS Queen Elizabeth)打击群进入南海,这是7月底该航母第二次进入南海,北京此前曾提出强烈抗议。

据美国《星条旗报》网站报道,10月2-3日,美国核动力航空母舰「罗纳德·里根」号和「卡尔·文森」号(USS Carl Vinson)、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与日本直升机驱逐舰「伊势」号(JS Ise)一起,与来自六个国家的17艘军舰在沖绳西南海域实施了联合演练。报道引述日本海自新闻稿说,荷兰、加拿大和新西兰海军也参加了包括防空、反潜、战术和通讯演习在内的这场多边演练,着眼「自由开放的印太」。

台湾军事专家、台湾海军前「新江舰」舰长吕礼诗近日在接受BBC中文访问时称,从台湾国防部公布的资料判断,解放军战机应非从单一战区、单一基地起飞。此外,解放军预警机是否从其多次任务中,发现台湾中央山脉卑南主山与北大武山间近40公里之的缺口,据此侦获由台湾东部花莲南下的F-16战机,实须台湾军方去验证并研拟反制。

苏紫云则分析,中国军机「明显摆出攻击编组,歼-16,苏恺-30,轰-6都具备对舰打击能力,其阵型也以歼-16及苏恺-30担任前锋,轰-6任中锋支援,空警-500担任后卫,进行战场指挥管制,「此为现代空中打击作战的标凖作战序列。此外,这也是对中共航空部队的自我压力测试,包括中国国产涡扇10发动机的可靠性、跨机种协同等作战能力的验收,以验证实战化能力。」

此外,也有分析称,由于台北与华府正在谈判将台湾官方驻美最高单位「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改成更具官方意味的「台湾代表处」,此事在美国参众议会的推进下,似乎越来越成熟。因此,就北京立场来说,必须对此发出警告。

北京对台的军事施压引起各国关注。

10月3日,美国国务院发表声明说,美国对中国在台湾周边的「挑衅性军事活动严重关切,这些活动造成动蕩,有误判风险,并损害区域和平及稳定。」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在4日再次发出呼吁,「敦促北京停止其对台湾的军事、外交以及经济压力和胁迫」。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则回应美方声明称,「台湾是中国的台湾,轮不到美国说三道四。美方有关言论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对外发出极为错误和不负责任的信号。」

路透社报道称,美国总统拜登周二表示,他已经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谈过台湾问题。

「我已经和习谈了台湾问题。我们同意将遵守台湾协议,」他说。「我们说得很清楚,我认为他不应该在协议之外做任何事情。」

拜登指的似乎是华盛顿长期以来的 「一个中国政策」。 根据该政策,华盛顿正式承认北京而不是台北,以及《台湾关係法》,该法明确指出,美国决定与北京而不是台湾建立外交关係,是基于对台湾的未来将通过和平手段来决定之期望。

无论如何,外界评估北京连番涉台的军事行动,不仅是针对台北,同时是应对各国在南海更加活跃的军事行动,特别是与其关係近年来日渐紧张的澳大利亚以及日本。

英媒《卫报》周一引述不愿具名的澳大利亚外交暨贸易部高层称,近日中国军机进入台湾西南防空识别区的消息,已引起澳洲政府的关注。该官员称,「澳洲政府警告中国切勿採取』威吓『或』动武『等手段;澳洲政府希望维持』一个安全、繁荣,并且以规则为基础的印度太平洋地区『。「

近年来在区域战略间越来越活跃的澳洲,与台湾的互动近日亦成为各界关注所在。

除了美中台三角,台湾与澳大利亚的关係,也因为澳英美安全协议(AUKUS)的议程开始有所动作而引发关注。

过去台澳双方在外交军事上并未有太多深度来往。但随着澳中关係急剧紧张,美国主导的印太战略和澳英美安全联盟成形,台澳在外交议题上往来越来越多。

同日,台湾外交部长吴钊燮在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播出的专访中警告说,「台湾正在为台海战争备战」。他表示:「如果中国对台湾发动战争,我们将战斗到底,这是我们的承诺。」

吴钊燮又在访谈中强调,台湾除持续强化自我防卫能力及发展不对称战力外,也将与理念相近国家进行安全合作。近年来台湾与美国关係大幅进展,持续推动相关战略安全及情资交流。台湾与澳洲的关係也十分友好。

他又说,台湾与澳洲互为重要伙伴,共享民主自由及法治等普世价值,并均支持自由开放、和平稳定且繁荣的印太区域。台湾乐见澳洲、美国及英国等理念相近国家深化军事安全合作,以共同捍卫印太区域。澳洲已是多个重要国际机製成员,期盼澳洲在区域安全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但他指出,「台湾不会仿效澳洲争取拥有核动力潜舰。」

值得注意的是,2013至2015年担任澳洲总理的托尼·阿博特(Tony Abbott)周二也抵达台湾访问。他是应邀出席亲民进党的「台湾亚洲交流基金会」举办的「玉山论坛」。台湾总统府发言人张惇涵表示,蔡英文将在10月7日上午于总统府内接见阿博特。

吴钊燮的「备战」言论引起台湾舆论高度关注。苏紫云对BBC说,澳洲作为印太大国,「在北澳的帝汶海经常遭到中国情报船的骚扰,对澳洲防卫也形成威胁,而台湾居于中共军力的最前线,因此双方若能有战略情报的合作,对于区域安全有建设性作用。」

苏紫云在解读吴钊燮的发言时说,国际情势对台湾有利,「但是台湾应该更谦虚地看待自己的责任,以及保护自由民主的决心。」

澳洲国立大学宋文笛向BBC解释,澳洲近年来对于参与印太区域组织,成为该区域的新兴枢纽野心勃勃。不管是刚成立的AUKUS,以及与印度及法国安全对话,现在都在发展中。因此,澳洲对于在身印太前线的台湾兴趣日增,来往关係有升级趋势。他补充说:「譬如今年8月,澳洲贸易部长特汉(Dan Tehan)今夏首次出席澳洲台湾商业协会在澳洲的年会,是该协会创立以来获邀参与的澳洲最高层级官员。」

浏览其他台湾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