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華盛頓期待改變中國體制是一個「錯誤」
台湾新闻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華盛頓期待改變中國體制是一個「錯誤」

发表时间: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顾问杰克·苏利文(Jake Sullivan)近日表示,拜登(Joe Biden)政府无意重覆此前对华政策中的「其中一个错误」,即寻求给中国体制带来「根本转变」。

苏利文在接受美国媒体CNN的专访时表示,美国正寻求「与中国共存」,而非遏制中国或发动新冷战。他的言论再次体现了华盛顿试图缓解日趋紧张的中美关係。

在他做出上述表态后,中国官方媒体《环球时报》将其形容为「温和」的言辞,但该报引述专家警告称,中国应对美国对华政策的两面性「保持警惕」。

在周日(11月7日)播出的採访中,白宫国家安全顾问苏利文表示,美国政府对华政策的目标是创造一种环境,使两个大国在可预见的未来「必须在国际体系中运作」。

他称,华盛顿希望国际体系中的这种共存能「有利于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他表示,北京在很多问题上确实有不同做法,这将让两国面临竞争。

但苏利文强调,美国不会重蹈覆辙,发动新的冷战。

「我认为,以往对华政策的其中一个错误是,有观点认为,通过美国的政策,我们将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制度,而这不是拜登政府的目标,」他说道。

「拜登政府的目标是塑造国际环境,使其更有利于美国及其盟友和伙伴的利益和价值观,也更有利于志同道合的民主国家。这并不是要给中国本身带来一些根本性的转变,」他补充说。

今年10月初,苏利文在瑞士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举行了会谈。目前,中美两国在从人权问题到军事和贸易等多个领域存在分歧。

在採访中,苏利文还谈及台湾问题,他重申美国将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和《与台湾关係法》(Taiwan Relations Act),并对中国「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两岸关係安全与稳定的活动表示关切」。

「从根本上说,我们所寻求的是维持和平与稳定,也就是维持现状,」他说道。

中国战略分析智库研究员邓聿文对BBC表示,苏利文的讲话有「安抚中国」的意图。

他表示,美国或许已意识到面对中国这样一个庞大国家,美国无力改变中国的体制,「与其做不到,不如给对方吃一颗定心丸」。

「经过一段时间中美两国进行了多次『互动过招』后,美国意识到如果不向中方发出这种明确的信号,可能会使中国产生误判,」邓聿文说。

美中关係自2018以来持续恶化,拜登在今年1月入主白宫后,两国关係并未见到改善。在3月举行的阿拉斯加会谈上,两国最高外交官甚至罕见公开互呛,而在10月美国总统拜登和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相继就台湾问题发声后,再次引发中国的严厉抨击。

但与此同时,两国也频繁进行高层对话。今年9月,习近平和拜登进行了自后者上任以来的第二次电话交谈。两人提到要「避免误解、误判和意外冲突」,并推进在其他议题上的协调和合作。10月底,布林肯和中国外长王毅在罗马会面,双方再次表示了管控分歧的意图。

「我觉得中国可能不大会相信他的话,北京一贯说『听其言,观其行』,中共可能还是要看到实际的行动,」邓聿文补充道。「目前的情况还是难以打消北京的疑虑的。」

中国官媒《环球时报》周一(11月8日)发文称,苏利文的言论暗示了美中关係的缓和基调,但「光说是不够的」。

文章引述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吕祥称,虽然苏利文试图淡化对中国的措辞,但他「暗示了拜登政府的目的是营造一个不利于中国的环境。」

苏利文在採访中表示,白宫一直在强化与盟友的合作,以让中国承担责任,并且保证中国向其他伙伴施压将最终失败。

「在我看来,这是衡量我们的政策是否成功的更好标凖,而不是中国是否与美国就经济、气候或其他问题签署一份文件,」他说道。

2019年,当时还未上任的苏利文便与美国前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现任国家安全委员会印太协调员库尔特·坎贝尔(Kurt Campbell)共同撰写了一篇题为《没有灾难的竞争:美国如何既挑战中国又与之共存》的分析,阐述了他们对于美国对华政策的看法。

文章认为,美国的对华战略应寻求一种在有利于美国利益和价值观的条件下,保持头脑清晰的稳定共存状态,而不是寄希望于一个类似于冷战的结局。

「与苏联不同的是,中国已深深融入世界,并与美国经济交织在一起,」文章称。「今天的中国在经济上更强大,在外交上更老练,在意识形态上也比以前的苏联更灵活。」

邓聿文认为,从历史来看,中美建交40多年来,美国虽然寄希望于中国的民主转型或政权转变,但在大多数时候都没有「赤裸裸地讲出来」。

但美国前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执政时期,很多问题被放上台面,其政府的多位幕僚都将炮火直接对凖中国体制。2020年7月,时任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公开呼吁盟国和中国人民与美国携手合作,改变中共的方向。

然而,苏利文在文章中认为,儘管中国面临诸多挑战,但中共表现出了「非凡的环境适应能力」。在大规模监控和人工智能的助力下,改革或革命所需的集体行动难以组织。他表示,即使中国真的崩溃,也很可能是内部动力的结果,而非美国的压力。

即使在中国之外,也有很多迹象显示民主党政府试图避免公开将改变他国体制与外交目标联繫起来。

今年8月底,拜登在就阿富汗问题向全国发表讲话时表示,美国从阿富汗撤军,标誌着将「结束通过大规模军事行动改造其他国家的时代」。

「捍卫普世价值,解决全球性挑战,絶不能单枪匹马,」苏利文在文章中写道。「美国的任何战略要想奏效,都必须从盟友开始。」

浏览其他台湾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