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决定将其与立陶宛的外交关係降为代办级,对这个欧盟国家允许台湾当局设立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表达「强烈不满和严正抗议」。
在周日(11月21日)的声明中,中国外交部称, 此举公然在国际上製造「一中一台」,背弃立方在两国建交公报中所作政治承诺,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粗暴干涉中国内政。
中国外交部称,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普遍共识和公认的国际关係凖则,是中国同立陶宛发展双边关係的政治基础。」鑒于中立赖以建立大使级外交关係的政治基础遭到立方破坏,中国政府为了维护自己的主权和国际关係基本凖则,不得不将中立两国外交关係降为代办级。立陶宛政府必须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 该部说。
中国外交部也再一次向台湾的蔡英文政府发出警告, 称台湾从来不是一个国家。无论「台独」势力如何歪曲事实、颠倒黑白,都改变不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历史事实。企图挟洋自重,搞政治操弄,最终必将是死路一条。
立陶宛总理希莫尼特(Ingrida Simonyte)说,开设不具外交地位的代表处,不应该让任何人感到意外。 「我们政府的项目表明,立陶宛希望在经济、文化及科技领域与台湾建立强有力的关係,这一举措并不意味与『一个中国』政策有任何冲突或分歧。」
立陶宛外交部亦表示遗憾,重申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但同时有权扩大与台湾的合作,包括设立非外交形式的使团。
针对北京当局的决定,台湾的外交部回应称:「至于中国外交部发表声明,自称『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普遍共识和公认的国际关係凖则,其实这是自我炮製并强加于人的手段,目的在于併吞台湾。」
「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未统治台湾,和我国互不隶属,我国事实存在国际社会,政府在领土範围行使排他性管辖权,这是台海现状,也是事实,」该机构说。
中国外交部在其网站的「礼宾知识」栏目下介绍,确定外交代表的等级是建交双方在同意建立外交关係时需要商定的要点之一。外交代表的等级应是对等的,并且明确见之于建交公报或其他建交文书中。
理论上, 外交代表有特命全权大使、特命全权公使和代办。「代办,是由一国外交部长向另一国外交部长派遣的,它是最低一级的外交代表。代办所受礼遇低于大使、公使,但所享有的外交特权和豁免权与大使、公使相同,」该部称。
1954年后中国先后与英国、荷兰根据双方政府协议,曾互派代办,其任务是继续谈判建立外交关係事宜并办理侨务和商务业务。这是建立正常外交关係前的一种特殊做法。
台湾驻立陶宛代表处于上周四(11月18日)于该国首都维尔纽斯(Vilnius)正式挂牌成立。由于这是台湾首次在非邦交国家以「Taiwanese Representative Office」名称设处的馆处,被视为它的一个外交胜利。
台湾上一次在欧洲国家设立代表处已经是18年前的驻斯洛伐克代表处。
台湾外交部发言人欧江安18日向台媒说,台湾首任驻立陶宛代表将由现任台湾驻拉脱维亚代表黄钧耀出任。欧江安说,双方在半导体、雷射、金融科技等各项产业领域具有庞大合作潜力。
根据台湾中央社报导,现年89岁,带领立陶宛1990年从前苏联独立的首位元首、被该国称为「国父」的维陶塔斯·蓝斯柏吉斯(Vytautas Landsbergis)也高调赴该台湾代表处祝贺,他是立陶宛现任外长蓝斯柏吉斯之祖父。
立陶宛 1990 年宣布脱离前苏联独立,后来加入欧盟、联合国等组织。多年来,立陶宛与中国在建交后一直有所合作,除了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之外,也加入了中东欧与中国合作的贸易机制「17+1」。
但自2019年后,两国关係急转直下,立陶宛首次将中国列为安全威胁,国会通过声援香港反送中示威、谴责中国对新疆维吾尔人进行「种族灭絶」。
2021年8月,该国允许台湾设立名称含「台湾」的代表处,北京随即宣布召回驻立陶宛大使,并要求对方也召回驻华大使以示抗议。
但当时,美国与欧盟声援立陶宛决定,美国国务院谴责北京「报复」立陶宛,欧盟则认为台湾在立陶宛设立代表处,并未违反欧盟的「一个中国」政策。
分析称,人口仅有约280万人的波罗的小国立陶宛将因为与台湾开启紧密的往来,引起中国外交报复。
台北目前在72个国家总共设立110个馆处,其中57国与台湾没有邦交关係。台湾官方称主要目的为拓展彼此在经贸、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互惠互利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