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外交部上周公布,美国前国务卿蓬佩奥将于3月2-5日访问台湾,期间将与台湾总统蔡英文、副总统赖清德等多人会面。
研究中美关係和两岸政策的学者对BBC表示,蓬佩奥可能会在下一次美国大选中争取共和党提名,访台可以强化其对外政策中抗衡威权中国的目标。
对于近日台湾与乌克兰常常被拿来对比,学者指出,台湾更接近美国的核心利益,因此如果台湾面临乌克兰的处境,美国或许愿意为台湾做更多。
根据台湾外交部发布的公告,蓬佩奥访问台湾期间将先后和台湾总统蔡英文、副总统赖清德、立法院长游锡堃、外交部长吴钊燮会面。
蓬佩奥此次是应远景基金会邀请来台湾出席活动,也会与台湾政、商、学等各界人士交流互动。远景基金会是台湾研究国际政经情势的民间学术智库。
台湾中央社报道,蓬佩奥将在3月4日参加远景基金会举办的演讲会,届时他将发表约20分钟的演讲,之后有35分钟的问答时间。
台湾外交部指,蓬佩奥是台湾长期坚定的友人,任内对推动台美关係贡献卓着。他的来访「充分展现美国两党一致对台湾坚若磐石的支持,以及台美全方位伙伴关係的紧密友好」。
中国方面则对蓬佩奥访台做出强烈回应。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称:「蓬佩奥因其反华言行早已被中方制裁,台湾民进党当局倚美谋独必将玩火自焚。」中国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则回应,民进党当局与反华政客沆瀣一气,企图借外部势力为谋「独」造势,不过是闹剧一场。
蓬佩奥曾在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执政时担任国务卿,一直被台湾媒体称为「最挺台」国务卿。
澳洲国立大学亚太学院讲师宋文笛对BBC中文指出,蓬佩奥有志于竞争共和党 2024年总统提名,也是共和党内对华外交鹰派代表人物之一。「可想而知,台湾有意愿透过他耕耘与共和党外交鹰派朋友圈的关係。」
他指出,蓬佩奥在美国国务卿任内,多次提高对台湾有利的对台「六项保证」在美国台湾政策论述中的出现频率,他卸任前数日特意高调公布废止国务院与台湾交往的内部规範,作为给台湾政府的临别赠礼,象徵台美在过去几年的外交突破。「此次台湾政府高调接待之,乃是情理之中的投桃报李。」
台湾政治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助理教授黄兆年则认为,从个人层次看,蓬佩奥可能参与竞逐下次美国大选,此次访台也能给他在共和党内的初选加分;从国家层次看,在威权和民主竞争拉锯的图像中,台湾具有自由世界前哨的象徵及实质意义。
「他的访台是强化其对外政策中很重要的目标跟手段:目标是抗衡一个崛起的威权中国,手段是进一步深化跟台湾的合作和结盟。」黄兆年说。
宋文笛还指出,此次互动,台湾可以宣传美台关係良好,蓬佩奥也可以为自身印太战略鹰派身份增加筹码,可谓互利。
「台湾政府向来着眼于提升和美国官员互动的位阶。蓬佩奥曾经作为内阁阁员中位列首席的国务卿,高调亲访台湾,亦符合此一趋势。作为卸任官员,政治敏感性又相对较低。」宋文笛说。
蓬佩奥访台之际,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成为国际焦点,台湾总统蔡英文表示「感同身受」,也有台湾舆论表示担忧「今日乌克兰明日台湾」。
蔡英文在国安会议上指出,台湾与乌克兰局势在地缘战略、地理环境及国际供应链重要性有本质上不同,但面对境外势力意图操作乌克兰情势,影响台湾社会民心士气,政府各单位务必加强防範境外势力及在地协力者所发动之认知作战,并强化错假讯息澄清,稳定台湾社会内部情势。
台湾外交部宣布蓬佩奥访台消息当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记者会上宣布,对长期参与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的美国军工企业雷神技术公司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实施反制。
台湾师範大学政治学研究所教授范世平认为,台湾与乌克兰问题的可比性在于:台湾遭受到中国的威胁。「中国没有放弃对台湾使用武力,今年二十大习近平可能还要连任。我认为他的连任最大理由就是要统一台湾,甚至是武统台湾,」他说。
范世平对BBC中文指出,不可比性在于台湾与中国始终隔着台湾海峡,而乌克兰与俄罗斯接壤;台湾在经济上的影响力超越乌克兰,在国防上的投资也更多;而且在经历乌克兰事件后,台湾人民有了更多的危机意识。
黄兆年分析,与乌克兰相比,台湾更接近美国的核心利益,因此如果台湾面临乌克兰的处境,美国或许愿意为台湾做更多。
「第一点体现在安全层面上,台湾在地缘政治裏是西太平洋的第一岛链的核心位置,其实是围堵中国崛起的第一道防线,」他指出,「另外一点是经济层面的合作的意义,因为以全球生产链的角度来看,台湾的半导体产业在全球生产链扮演核心角色。」
对于未来开战的可能性,宋文笛认为,虽然台湾和乌克兰议题有连动性,但是两者之间的可比性不高,北京不太可能在台海採取军事冒险行为。
「乌克兰一旦爆发战事,俄罗斯便会暂时成为西方国家眼中的『主要矛盾』,中国降格成为『次要矛盾』。北约包含美国和西欧的集中力自然会被牵制移动到东欧,连带地给予北京在印太区域比较多的喘息空间。中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西方国家的争取对象,甚至不排除欧洲国家会尝试说服中国充当欧洲和俄罗斯之间的调解人。」宋文笛分析。
「所以一旦中国也趁机开战,等于又把自己变成西方国家的『主要矛盾』,后果就是主动抛弃原本可预期的外交收益,徒增西方对华敌意,还帮助俄罗斯缓解西方因乌克兰战事制裁俄罗斯的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