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調整防疫政策、美國通過台灣「誠實地圖」法案、烏克蘭戰爭以及本周更多重要故事
台湾新闻

中國調整防疫政策、美國通過台灣「誠實地圖」法案、烏克蘭戰爭以及本周更多重要故事

发表时间:

美国通过台湾「诚实地图」法案,引来北京强烈抗议;中国疫情陡然升温致多地「封城」,上海深圳等经济中心接连受到影响,与此同时中国政府放行以抗原检测为手段的快速自检,不再以核酸检测作为唯一手段,并公布新版方案调整隔离诊疗方式;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战争持续,中国和台湾民众各有关注焦点,拜登和习近平举行了视频通话,重点正是讨论乌克兰问题;一些政治味道浓郁的中国官腔进入香港政府用语,这会带来什么影响?

刚刚过去的一周,BBC中文以下新闻内容受到读者的关注。如果你错过了它们,BBC中文带你一一回顾。

1. 新冠疫情:中国放行快速自测,严格清零政策是否出现鬆动

3月11日,中国国家卫健委称,决定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后者在新加坡和香港等日增确诊逾万的地区已成为居民家庭自测新冠病毒感染的主要手段。

紧接着,3月12日,中国药监局批准了五家新冠抗原产品自测应用申请变更,意味着有五款新冠抗原自测产品正式上市。

再加上此前中国火速引进辉瑞的新冠口服药,以及官员关于逐步放开的言论,有观点认为,在经历了两年多严格清零政策后,中国内地也将在未来数月逐步放开限制。

2. 美国通过台湾「诚实地图」法案 北京强烈抗议 并称华府将有「难以承受的后果」

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在3月11日正式签署国会通过的《2022会计年度联邦政府拨款法》,其中涉及台湾的法案「禁止美国政府将经费用于製作、採购或展示任何不正确标示台湾领土的地图」,特别引发关注。

依据该法案,日后美国行政部门出版品的地图,需「正确」标示台湾领土地图,未来台湾在美国官方地图上的颜色将与中国不同。

台湾外交部针对此事回应说,此事证明「台湾不是中国的领土」,并感激美方透过实质立法,促进美台关係。北京外交部则在本周抨击美方借着「地图问题粗暴干涉内政,大搞政治操弄」。

3. 乌克兰战争和台湾:解答读者关于俄乌冲突和台海未来的三个问题

自从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台湾政府一直站在谴责俄罗斯,支持乌克兰的立场上,并且为乌克兰人不畏强权、抵抗侵略、保卫自己国家的行为表达讚赏和钦佩。

在台湾民间,乌克兰被入侵的命运也引起非常高度的关注,即使是平常不太关心国际政治的许多台湾人也都密切关注战局的发展。

分析认为,一个主要原因是,不少台湾人感觉自己和乌克兰一样都面临着比邻强权的武力威胁。因此,不但对乌克兰人遭受的侵略能够感同身受,而且更加关心乌克兰局势对台湾海峡两岸关係的未来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

乌克兰战争究竟会否、又将如何影响台海关係未来和台湾命运?如果中国「武统台湾」、美国会不会协防?

4. 拜登习近平通话:拜登警告给俄罗斯提供「物资支持」将承担后果

拜登在美东时间星期五上午9时,也就是北京时间当天晚上9时许与习近平开始对话,通话持续将近两个小时。

这是拜登入主白宫以来和习近平第四次通话,是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双方首次通话。

中国官方媒体报道称,习近平在通话中说,乌克兰危机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有关事态再次表明,国家关係不能走到兵戎相向这一步,冲突对抗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

白宫在会谈后发布了一份简短声明。声明称,会谈聚焦于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无端入侵。拜登阐述了美国对这场入侵的反应,包括如何让俄罗斯付出代价。

拜登指出了中国如果向俄罗斯提供物资支持将会造成的后果。同时表示支持通过外交方式解决危机。

5. 中国官腔进入香港政府用语 分析形容再证北京政治影响

中国大陆官方发表的声明和讲话中,经常出现「所谓」、「坚决反对」、「不会得逞」等词语,被外界形容是中国官场用语。香港特首过去通常只会在出席中国大陆的官方活动时使用这些政治词语。但BBC中文的统计发现,近年、尤其是2019年的示威浪潮开始,香港政府在越来越多的场合开始用上这种语言。

香港浸会大学传理与影视学院新闻系副系主任闾丘露薇认为,可能香港政府想透过模仿中国官场的说法,向北京政府表达忠诚。

浏览其他台湾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