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關係:習近平為何提及「琉球」歷史?北京打「沖繩牌」的政治戰略
台湾新闻

中日關係:習近平為何提及「琉球」歷史?北京打「沖繩牌」的政治戰略

发表时间:

今年6月4日,中国官媒《人民日报》头版刊出一则头条消息,意外引发了关注。一篇名为「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的文章披露了中共领导人习近平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简单与馆方人员谈论了馆藏的一份明朝遗留手稿,并提及当时独立的「琉球王国」(今沖绳)与福建的历史。有关消息意外触动中日敏感神经。

香港大学香港亚太研究中心研究员​​林泉忠告诉BBC中文说,今年4月以来,因为沖绳县知事玉城丹尼(Dennis Tamaki)拟在今夏访问北京的新闻,引发了中国民间第二波的「琉球热」。上一次是在2003年,同样是《人民日报》社论论及有关沖绳「主权争议」,在中日政坛及民间都引发激烈讨论。

曾在沖绳的琉球大学任教多年的林泉忠解释说,此次应该是馆方「有意识地选择」涉及琉球历史的文本,给习近平评述。可以看出两个信息,「首先,北京似乎在强调,在中日关係并不和睦的当下,中国跟琉球可以有特殊的友好关係;再来就是琉球地位究竟属不属于日本,应该也可以讨论。」

但是,沖绳民间是否乐见「琉球问题」的发酵呢?林泉忠教授对BBC中文指出,答案应该是否定的。他解释说,10年前,当时沖绳大报《琉球时报》就在社论中批评《人民日报》涉及沖绳问题的言论 :「民间认为东海越来越不平静,中国要负起责任......10年后,沖绳的社会及政治没有什么大变动,沖绳社会也没有突然往中国靠拢」。林泉忠还表示,根据他过去在沖绳当地进行的调查研究显示,不愿意独立的民意是过半的。

至于北京立场,林泉忠曾在香港媒体《明报》撰文称北京应当不会在可预见的未来,正式提出中国不承认沖绳是日本领土的新立场,除非日本未来高度介入「台湾问题」,否则北京不会贸然打「沖绳牌」。

但无论如何,中国的「琉球热」怎么兴起,习近平的「沖绳牌」是否开始排上中日乃至紧张的印太竞逐赛局,已经开始引发区域关注:习近平想要透过「琉球热」达到什么样的政治效果或收益?日本又会如何回应?

事实上,沖绳与日本数世纪的複杂历史以及二战后数万美军驻扎沖绳至今的军事战略地位,使得人口100多万的沖绳,在美日中关係上一直是个关键之岛。

在中国崛起后,沖绳成为美国「第一岛链」防堵中国的重要关口。但是,沖绳居民面对过往二战发生在该岛惨烈的地面战历史以及老百姓的死伤,对于美国乃至东京政府一直都有自己的看法。在美日结盟抗衡中国军事扩张的当下,在2022年连任、隶属日本在野党自由党的沖绳知事玉城丹尼传出今年7月初将访问北京的消息。

1959年出生于沖绳的玉城丹尼(又称玉城康裕),父亲是当年驻扎在沖绳的美国军人。玉城从政前是日本知名演艺人士。从政后,他一直要求削减沖绳驻扎的美军,被视为沖绳政坛的「疑美派」。他在2018年当选沖绳知事,曾公开反对为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举行国葬,他本人也没有出席安倍的葬礼。

林泉忠告诉BBC中文,玉城此次计划访问北京,并对媒体披露将与日本东京政坛组成的经贸代表团前往,意思是强调沖绳属于日本,这点是毫无疑问的。不过,玉城离开北京后,还将南下访问沖绳姐妹市福州,届时他会遇到中方哪位重要人物,值得观察。

此外,林泉忠教授补充说,今年4月1日,沖绳县政府设置了「地域外交室」,这是因为沖绳对于周遭地域安全,也就是所谓「台湾有事」(意旨台海发生战争)感到不安。沖绳民众不希望沖绳再次沦为战场,因为他们经历过二战期间太平洋战役中最惨烈的战事,对夺去岛上四分之一老百姓生命的悲剧感受很深,所以希望对岛屿周遭的政权表达维繫和平的意志。玉城还计划将在今年八月访问台湾。

分析人士称,习近平首次公开碰触琉球议题,应该是为玉城访问中国铺路,同时给不是太紧密的中日关係打出一张「沖绳牌」,试探日本反应。

林泉忠在港媒分析称,琉球原非中国领土,因此北京即便提出「沖绳非日本」能获得什么政治收益仍有疑问。他说:「北京若未做好相关凖备,不会轻易提出沖绳地位问题」。但林教授也补充称,从近年来中国对东京与莫斯科争论「北方四岛」(齿舞群岛、国后岛、择捉岛和色丹岛)主权问题採取「中立化」的态度来看,一旦东亚出现地缘政治的重大变局,北京会否或如何打出「沖绳牌」仍值得高度关注。

华府保守派智库哈德逊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非常驻研究员长尾贤(Satoru Nagao)博士则告诉BBC中文,北京针对沖绳的评论或行为与近年来中国领土扩张的模式吻合。

他认为,北京在东海、南海、南太平洋乃至印中边界等地扩张军事的手段有相同特点,分别是透过非军事手段,例如基础设施项目投资(「一带一路」、亚投行等),旅游业投资或经济胁迫(针对澳洲,或太平洋岛屿等等)等手段扩张中国实力及领土。他对BBC中文说,「譬如,中国可以输出很多旅客到沖绳,让沖绳人赚钱,或邀沖绳县知事访问。 」

就日本的立场来看,长尾贤称这是个陷阱,因为中方可以突然禁止旅客前往沖绳,再向沖绳政府施压。「 帛琉(帕劳)过去也曾发生过类似事情。」

中国官媒《人民日报》及新华社6月4日刊登了习近平在6月1日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的「纪实」文章。该文强调馆方如何向习近平详细介绍了一本明代抄本《使琉球录》的手稿展览品,该手稿描述了福建省与当年独立的「琉球王国」之间的旧联繫。文章又称馆方强调手稿具有重要政治意义,即表明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台湾称钓鱼台)是中国领土。

《人民日报》文章还转述习近平回应称,「我在福州工作的时候,就知道福州有琉球馆、琉球墓,和琉球的交往渊源很深,当时还有闽人三十六姓入琉球」。习近平又强调,「要加强对典籍、版本的搜集整理工作,把中华文明传承好、发展好」。文章还提到,建设中国国家版本馆是习近平亲自批准。

众所皆知,习近平曾在福建工作17年,担任过福建市委书记。根据《日经新闻》(Nikke Asia),他在任期间还曾会见来自沖绳、自称是「闽人三十六姓」后代的访客。

英国《经济学人》上周刊出评论文章称,乍看之下,习近平的言论似乎与当下政治距离遥远,而且1949年,中共建政以来也从未对琉球群岛提出过主权要求。

然而,多年来,中国许多学者、军事官员或分析人士,一直对日本对这些岛屿的统治历史有兴趣,甚至提出质疑——2013年,《人民日报》就曾因为钓鱼岛争议,首先提及「沖绳主权未定」论,引发中国民间第一波「琉球热」,但也导致菅义伟等日本高层高调抗议反驳。

2022年,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沖绳返归50週年」仪式发表谈话之后,香港《亚洲周刊》随后刊出一篇署名「毛峰」所写的「沖绳与中国的情缘」文章,详列沖绳如何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包括沖绳汉化底蕴深厚,年年仍然保留庆祝「明治维新」后日本本岛就不再庆祝的农曆新年等。毛峰文章可说是中国民间所谓的「琉球热」缩影。

譬如,该文强调明清两代,「琉球王国」都採用中国年号,又使用汉字表示「琉球王国」与「中国」有着深厚关係。毛峰文章又提,根据其历史考据,清康熙皇帝之后百余年,琉球遣使进贡从未间断,历任琉球新王即位时都要遣使请封;毛峰称,「1879年,日本宣布琉球废藩置县,正式将琉球强行併入日本,设为沖绳县,琉球王国覆亡。」

不过,2013年中国第一波「沖绳热」兴起时,日本时事通讯社便援引1964年7月28日一份中国外交文件称,当年美国被要求将沖绳主权交出时,时任中共领导人毛泽东曾向中国外交部副部长说「沖绳当然要还给日本」,且发了电报给中国驻外大使馆。时事通讯社称,他们从中国外交部史料馆收藏的外交电报原文中发现了此信息。

沖绳在二战后被美国强行管辖并且派遣驻军。1972年5月15日,美国放弃琉球行政、司法及立法权,并移交日本,沖绳县再次成立,改用日元作为货币,被称为「沖绳返还」。

此时习近平再提「琉球王国」与中国的历史关係,在敏感的「六四」当天,透过重要官媒头版位置传送,在敏感的中日关係背景下,迅速吸引了日本及西方媒体关注。

美国迈阿密大学中日关係研究专家金德芳教授(June Teufel Dreyer)在接受《经济学人》访问时称,当中南海想要提出有争议的主张时,可能会先在低调的会议上提及,然后再递给政府文件或官媒引用,随后由高级官员公开引述:「这是一步一步创造既成事实(fait accompli)的方法」。

美国海军战争学院詹姆斯·霍姆斯(James R. Holmes)教授对BBC中文说,他同意习近平此次评述琉球历史问题,带有政治及军事双重意涵。

霍姆斯解释,军事服务存在的目的是为政策制定者提供选择,前者时而计划着许多外人可能认为看似荒谬的情况(scenerio)。例如,美国海军曾在与英国建立特殊关係的时代,仍然撰写了与英军打仗的计划,即便当时不存在任何英美战争的可能性。

他指出:「但你永远不知道——所以我们倾向于提前思考不可想像的事情。我们(美方)针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沖绳问题上也做出了同样的计划,即使施行战争计划的可能性很小。在上一次(10年前)关于琉球问题引起的风波中,我在《外交政策》上对这场战役的可能进程进行了推测。」

长期推广美国在印太岛链(island chain)战略的霍姆斯分析,习近平此次有关沖绳的评述是通过使用几句话,「在政治上给日本带来麻烦的简单方法。」

他说,在近代中国和日本帝国时代,琉球在地位上存在过模棱两可的情况,「使得中日两个大佬都能得到琉球的尊重。这也给了习近平一些可施展的空间:北京不需要对沖绳提出什么领土主张,就能获得些重要的战略利益。」

但在军事上,霍姆斯认为沖绳独立当然将会对北京非常有帮助。因为,后者能够以某种方式使这些岛屿脱离日本主权,重建一个独立的、弱小的邻国,也将使日本自卫队的设施从这些岛屿上撤离,消除美国海军陆战队的「远征先进基地作战」概念,(该概念设想在岛链上设立流动防御军力,以阻止解放军海军突围第一岛链)。

他说:「我想强调,解放军进攻夺取琉球部分或全部的行动是不太可能的。但过去几年的事件提醒我们,威权国家可能会做出外人认为不太可能的发声和欠考虑的行动。譬如,中国会在南海建造人工岛屿,以主张对广阔水域的主权,以前曾被外人认为是无稽之谈。所以,这次我们至少该思考这个可能性(沖绳发生战事),这样一旦再次发生未曾想像过的事情,便不会措手不及。」

长尾贤则向BBC中文分析,因为中国导弹的射程正在扩大,沖绳周遭的军事部署平衡正在发生变化。他说,美国在沖绳的军事基地对美国来说不是安全的地方。目前美方在沖绳有54架F-15战斗机。之后,美国将部署F-22战斗机,但轮换部署的基地。

他强调:「美国认为,若将这些战斗机部署到永久性基地,很容易成为中国导弹袭击的目标。 而在北京看来,美国此举则是从沖绳撤军。 如果中国认为沖绳存在权力真空,他们就会扩大领土主张。 因此,习近平有关沖绳的言论是为了观察和制衡对方」。

长尾贤说,若解放军在台湾东岸,也就是太平洋一侧部署足够的军事力量,需要穿越沖绳地区沿海,但如果日本和美国部署的导弹,阻止了解放军穿越沖绳和日本其他西南岛屿,中国就很难在台湾东岸太平洋部署军力。

浏览其他台湾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