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2024總統大選:賴清德拋「四大支柱」向美國「交心」,兩岸立場是「蔡英文2.0」版?
台湾新闻

台灣2024總統大選:賴清德拋「四大支柱」向美國「交心」,兩岸立場是「蔡英文2.0」版?

发表时间:

台湾总统大选明年初举行,民进党参选人、现任副总统赖清德7月5日在《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发表署名文章,提出台海和平的「四大支柱」(Four-pillar plan for peace),强调要加强台湾国防,两岸问题维持现状。

这被视为他赴美「面试」前对华府的「交心」。台湾官方或赖清德的竞选总部尚未公布有关行程,但此前传出他下月参加巴拉圭总统就职典礼时或过境美国。

多名学者对BBC中文分析指,赖清德务求减弱其「台独」形象争取美国信任,预料他在国际和两岸政策上将延续蔡英文的路线。

赖清德在署名文章指,27年前的台海危机看到飞弹威胁,让他决心弃医从政,当今北京军事实力比过往强大,企图升高台海军事冲突,「没有人乐见一个具威胁性的中国,但这是我们面临的现实」。

他表示,有决心捍卫台湾的民主及两岸和平现状,若当选总统会加强四方面的工作。

第一是强化国防威慑力,将延续蔡英文总统的计划加速国防转型,加强具成本效益、机动性的非对称战力,并在部队训练、民防、资讯交换等方面寻求与盟友进一步交流。这会使北京动武成本增加,从而降低军事冲突的风险。

第二是提升经济安全,减低对中国贸易的依赖,巩固台湾的供应链安全,通过新贸易协定促成贸易多元化,并支持国内新创产业,减少不必要的监管措施。

第三是与全球民主国家建立伙伴关係,寻求与盟友间更进一步交流。

第四是有「稳定且具有原则的两岸领导力」,首要任务是维持务实及一致性的两岸政策,不排除在基于互利、尊严且没有先决条件下,与对岸展开对话。

他表明,将支持维持两岸现状,「这符合中华民国——台湾的正式名字——与国际社会的最佳利益」。

赖清德刊文时机,是在国民党参选人侯友宜7月3日首次就「九二共识」表态之后。侯友宜的说法是「接受合乎中华民国宪法的九二共识」,并指当选后可能恢复四个月兵役,有消息传出此说法引起美方不满。

美国德州山姆休士顿州立大学政治系副教授翁履中对BBC中文表示,赖清德此时公布立场,是要强调民进党对于强化国防守护台湾的立场较坚定,同时也是为了他八月可能过境美国做铺垫。

「投书《华尔街日报》,是喊话美国华府保守派,争取鹰派支持。」翁履中说。

他认为,「四大支柱」的重点是第一点,因为美国对台政策目前最重视国防,而正在讨论的年度国防授权法也必会强调台美军事合作,尤其是对台湾军事训练的协助。 「这一点,赖副总统显然掌握到华府风向,强调国防和建立台湾威慑力,已经可以让美国很多人,尤其是《华尔街日报》的读者认同了。」

这个时机也被指与美中关係有关,美国正寻求与中国稳定关係,国务卿布林肯和财长耶伦先后访问北京。

澳洲国立大学亚太学院讲师宋文笛告诉BBC中文,赖清德要让华府放心,无论政府如何变化,台湾对中国的姿态仍将是可预测和务实的,并不会阻碍美中关係的发展,也不会对美中再接触(re-engagement)表示反对或反应过度。

「表达出对美台关係有足够信心,相信改善美中关係并不会以牺牲美台关係为代价。在美国对中国『去风险化』(de-risk)之际,台湾要在概念上把美中关係与美台关係脱钩(de-link),确保前者不会以后者为代价。 」

赖清德曾表示自己是「务实的台独工作者」,认为台湾已经是主权独立国家,不用另行宣布「台湾独立」,他的两岸位置因此备受关注。

国民党参选人侯友宜就质疑,赖清德的「四大支柱」方案建构在「务实台独」的根基上,仍有濒临战争风险,恐让台湾很快倒塌。

学者宋文笛形容赖清德的方案是「蔡英文2.0」版,其两岸论述没有新意,但指他强调维持两岸现状将是首要任务,是向华盛顿和北京保证他在「台独」问题上的立场。「他明确说是为『中华民国』的最佳利益服务,无意单方面改变台湾的政治地位。」

学者翁履中也指出,赖清德要说服美国他会维持现状、不会「台独」,以降低美方疑虑。「虽然华府长期涉台人士恐怕不会因此改变对赖的疑虑,但只要更多人相信民进党执政与『台湾独立』无关,加上在野两党没有展现足够守护台湾的决心来劝说美国,民进党的路线对不少美国政治人物来说,还是更符合美方利益。」

他预料,赖清德将延续蔡英文「亲美抗中」的基调。 「蔡被美国认为是务实理性的代表,延续她的路线是最佳选择。当然,也因为赖副总统本身没有国际政治的背景,接续现有的安全路线,不让美国担心,必然是选战过程甚至未来如果执政后,对美政策的主轴。 」

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卡耐基中国项目研究员庄嘉颖对BBC中文表示,赖清德表态的对象不只美国,还有国际社会其他民主国家。 「台湾近年与欧盟、日本、韩国、澳洲等的关係也有明显的正面发展,赖应该希望维持这样的趋势,然后建立自己的政绩。」

他指出,中国领导人习近平经常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日前呼吁中日韩合作时称,「无论头髮染得再黄,鼻子修得再尖,也变不成西方人,要知道自己的根在什么地方」。

庄教授说:「蔡英文和赖清德都是以民主价值作为政策主轴之一,这与习近平和王毅以种族、族群出发的观点,形成了强烈对比。 」

他指出,中共决策层除了台湾妥协以外,其他都不怎么放在眼裏,儘管美国在台海问题上扮演重要角色,但最关键还是北京的态度。

「中国要怎么看待美国及可能当选的赖清德,并不是台北可以影响的事情。毕竟台海关係还是要看北京如何决定,假如现况不变的话,然后赖又持续蔡的政策,那么至少造成不稳定的因素,不会来自台湾。 」

浏览其他台湾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