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銘宣佈獨立參選台灣2024總統大選,是「整合藍白」還是「便宜賴清德」?
台湾新闻

郭台銘宣佈獨立參選台灣2024總統大選,是「整合藍白」還是「便宜賴清德」?

发表时间:

距离台湾总统选举不到半年之际,72岁的知名电子产品代工商鸿海—富士康创办人郭台铭宣布独立参选。

郭台铭星期一(8月28日)在台北公布其参选意愿后,大选正式进入「四脚督」局面,即在野蓝白阵营的中国国民党参选人侯友宜、民众党参选人柯文哲、无党籍的郭台铭三人,挑战绿营的执政民进党参选人、现任副总统赖清德一人。

曾公开承诺支援侯友宜的郭台铭在记者会上强调,自己参选是为了扮演主导角色推动蓝白在野阵营整合,称「在野不整合,便宜赖清德」。

但此举已造成泛蓝阵营进一步分裂,国民党批评郭台铭没有诚信,警告党内人士若替郭助选将有涉党纪会严肃处理。

多名政治学者向BBC中文分析,若郭台铭执意参选到底,只会让民进党参选人赖清德「躺赢」,对北京而言也并不乐见。

郭台铭在台北市总统府正对面、过去是国民党党部的张荣发基金会,以「主流民意大联盟」名义举行记者会,他表示「企业家治国的时代来临了」,自己是几位总统候选人当中,唯一具备经营管理能力、拥有近50年实务经验的企业家,「放眼台湾政坛,捨我其谁?」。

他提到,民进党执政七年多来,政治、经济、国防、外交都走到悬崖边上,去年九合一大选民意很清晰表达不满,这次总统选举必须「下架民进党」并推动政党轮替,但遗憾过去三个多月来,在野力量仍各有计算,整合工作完全没进展,恐怕将「便宜赖清德」,因此决定扮演「主导改变」的角色,让陷入僵局的在野力量启动整合,「民意永远大于党意,公益永远大于私利」。

他自称,「本来没必要选,但是郭台铭所代表的中间声音却不能缺席」,他期许能成为团结的最大公约数,也将继续邀请在野阵营另外两名参选人侯友宜和柯文哲一起坐下来,「你喝咖啡,我喝奶茶,一起好好商谈国家大事」。

郭台铭还说:「恳请台湾人民给我四年的时间。我保证,我会为台海带来未来50年的和平,奠定两岸最深厚的互信根基。」

「我也绝对不会让台湾成为下一个乌克兰。」

被问到会否参选到底时,郭台铭仅回应指,现在最重要是在野到底要不要赢、如何赢,如果要赢就一定要整合。有媒体追问,若在野整合是否愿意当副手,郭只说目前当务之急是蓝白两党的总统参选人跟他坐下来,说出各自的治国理念和胜选方程式。

郭台铭必须在11月2日收集约29万名选民的连署签名,才合资格成为独立候选人。根据台湾中央选举委员会公布日程,9月13日至9月17日受理申请为总统、副总统选举「被连署人」,9月19日至11月2日受理连署书件。

台湾东海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张峻豪对BBC中文指出,现在距离9月17日只余下两个多星期,郭台铭选择在限期前最后一刻宣布参选,可见他此前一直在等待蓝白整合。

「等不到,只好再最后一刻出来施压,要看未来两个礼拜柯文哲或国民党有什么动作。」

美国圣汤玛斯大学国际研究讲座教授叶耀元也对BBC中文分析,郭台铭现在参选,就是希望柯文哲或是侯友宜愿意让出总统的位子给他选,用自己的声势来要求这两党跟他合作,让他可以代表这两个政党其中之一来选总统。

叶耀元说:「就是一种20%+20%就有机会跟赖清德(支持度40%)拼的概念。」

儘管郭台铭标榜团结在野阵营,但他宣布参选后,随即扩大了泛蓝阵营的分裂。

国民党发声明表达高度遗憾,指郭台铭是关公的信徒,「关公具忠义精神,忠于国家、义薄云天、重诚信重然诺……只有遵守自己提过的承诺才是真正一言九鼎,相信作为关公信徒的郭台铭不会不了解」,又表示相信郭「最后仍然会归队与下架民进党的主流民意团结在一起,支援国民党及侯友宜一起下架民进党,而非亲痛仇快的保送民进党、保送赖清德」。

国民党另外强调,党内人士若为郭台铭公开站台、动员扫街及其他公开助选之行为,都违反「党员行为规範」,将由权责单位严肃处理。

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左正东对BBC中文说,外界早已料到郭台铭会参选,但他正式宣布后,泛蓝选民的网上群组还是立刻「哀鸿遍野」,纷纷表示非常失望和愤概,甚至说大选不会投票。他指,若泛蓝选民投票意愿持续低迷,民进党参选人赖清德会以不错的票数「躺赢」当选,蓝营期待的政党轮替将不会实现。

左正东教授说:「对蓝营来讲,选民不愿投票是变相保送赖清德,这是最悲观的情况。」

「而最乐观的情况则是选民投票意愿低落,反而刺激侯友宜、柯文哲合作,郭台铭面对被边缘化的危机,为了自保而在最后归队——这个可能性不高,但不是不可能发生,还是要看当事者的智慧与大环境的条件。」

郭台铭2019年在国民党总统初选败给韩国瑜后退党,今年4月再参加国民党2024年总统大选初选,但未获提名。国民党党最终徵召新北市市长侯友宜参选。

郭台铭5月17日公开宣告将尽最大努力支援侯友宜胜选,但他8月初自美国返台后陆续在各地举办造势活动,被指凖备独立参选,让他的诚信备受质疑。

国民党参选人侯友宜被传媒追问是否认为郭不守承诺、两人是否谈过,侯友宜回应指,「郭董事长」和他约定过不对外说。

被问及是否觉得郭台铭以战逼和,侯友宜说自己是国民党徵召的总统参选人,经过全国代表大会都通过,其参选态度从未改变,会扛起责任勇往直前。

根据近期民调,赖清德支持率稳定向上并持续领先,柯文哲总体排名第二,侯友宜排名第三,郭台铭支持率最低。

东海大学张峻豪教授向BBC中文分析说,赖清德支持率最近突破40%,「剩下的六成三个人分,三个和尚一定不够水喝,再怎么选都不会选上」,而郭台铭选上的机会更是微乎其微,即使选上,他背后也没有任何政党或国会资源,「那怎么政党轮替?」

张教授研判,国民党与郭台铭整合的机会很小,因为党主席朱立伦的心不在总统大选,而是在同期举行的国会选举,「就算泛蓝选民投给郭台铭,但立委回过头还是会投给国民党,这符合朱立伦原本的盘算,他整合的动机不大」。

相较之下,张峻豪认为柯文哲的态度或更友好,「郭柯配」可能性更大,「民调显示四脚笃情况下,柯会因郭流失7%至8%支持度,如果现在郭宣布参选后再做民调,可能柯会流失10%,所以相对来讲柯更有动机与郭整合。」

澳洲国立大学亚太学院讲师宋文笛也分析指,由于柯文哲与郭台铭不少支持者重叠,假如侯友宜的选战策略处理得好,长远而言侯或许能够坐收渔人之利。「如果郭台铭参选最终是伤了柯文哲,那侯就会成为唯一有望的在野阵营候选人。」

民众党发言人表示,民主社会尊重郭台铭参选的权利,但注意到记者会中许多媒体抛出不同的疑问,这些疑问也都是目前民众所关心的,所以接下来郭台铭势必要持续说服选民。

民众党又强调,党主席柯文哲依旧是目前民调最高最具实力的在野参选人,也一直都有非常稳定的支援力量,「所以我们还是持续努力,尽力地整合」。

美国圣汤玛斯大学叶耀元教授告诉BBC中文,他认为侯、柯退让的可能性不高,首先国民党党中央不会让郭台铭一个外人,破坏党内权力结构分配和运作方式。

至于与郭台铭关係不错的柯文哲,也碍于背负政党利益而难以妥协:「民众党是一人政党,因为有柯文哲才有民众党,如果郭要取代柯,民众党就失去了精神领袖,加上以柯文哲的个性,他会愿意屈居副手吗?我觉得很难。」

叶耀元直言,若郭台铭执意参选到底,而侯、柯都不退让,「现在已经有结论是赖清德赢了」。

事实上,星期一上午郭台铭参选的消息一出,大批网民已留言指「恭喜赖清德」、「躺着选也赢」、「赖:马上开香槟」。

民进党发言人张志豪表示,这是国民党的家务事,民进党没有特别的评论,又指台湾是民主国家,只要符合资格条件,每位国民都可以参选,也尊重他的决定。但民进党也希望,各方阵营能聚焦政策理性思辩。

张志豪称:「毫无事实根据的造谣抹黑攻击、一味的政治口水批评,甚至操弄战争恐惧威胁国人,只是更加裂解社会,完全没有必要。」

郭台铭1950年出生于台北板桥,祖籍山西。他1974年以10万元新台币(相当于今天的39.39万元新台币;9.68万美元)创建鸿海公司,最初加工生产塑料成品,后来进入电脑科技产业,1985年创立旗下品牌富士康(Foxconn),进入中国大陆设厂,十多年间扩展成为全球最大的代工厂,高峰期在大陆拥有130多万员工,客户包括苹果(Apple)、惠普(HP)等科技巨企。

鸿海目前在大陆设有多达45间工厂,郭台铭在星期一的记者会上被问及一旦当选总统,集团在对岸的投资会否受到威胁,他回应称,「如果牺牲我的财产能换得他不打台湾,我愿意牺牲」,并强调自己从来不受中共控制,「我不会受威胁」。

鸿海随后发声明指,鸿海于1991年在台湾证券交易所上市以来,目前有逾80万名股东,公司本身是属于海内外全体投资大众所共同拥有,又指郭创办人四年前交棒,未再参与公司日常管理。

郭台铭上月在美国《华盛顿邮报》撰文指,北京、华盛顿、台北三方都对当前两岸紧张局势负有共同责任,批评民进党及其总统候选人赖清德对「九二共识」必除之以后快。他主张台湾需在「一中框架」的基础上直接与北京谈判,才可真正缓解紧张局势。

政治学者张峻豪表示,郭台铭与中国有很强的连结,代表着中国的影响力,「这是大家心中的秘密,现在慢慢变成公开的秘密」。但他认为,与其说中共授意郭参选,不如说是中共乘其参选之机,来验证「一中」市场在台湾社会有多大。

台大教授左正东则认为,在两岸立场上更投北京所好的大有其人,惟重点并非主张什么,而是能否当选。「对中共来讲,民进党长期执政绝对不是乐见的事,但郭台铭参选,只会有利民进党继续执政。」

他续指,中共对台湾总统大选个别候选人表达偏好,往往会有反效果,也不是多数选民希望看到的情况。

浏览其他台湾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