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首次引《國安法》封鎖網站,港版「防火長城」近在眼前?
香港新闻

香港首次引《國安法》封鎖網站,港版「防火長城」近在眼前?

发表时间:

香港多年来都没有大规模的网络审查措施,而在香港《国安法》实施前,当地法律也只授权当地政府封锁一些色情、侵犯版权或犯罪的网络资料。「香港编年史」网站被封锁的消息后,外界关注当局会否进一步封锁其它被指威胁国家安全的网站,甚至将此举与中国大陆严厉的网络审查相提并论。

「香港编年史」网站载有许多亲建制派人士和警员的个人资料,是香港2019年示威浪潮期间冒起的「起底」热潮的其中一部份,但警方至今没有解释网站与「国家安全」有什么关係,也没有解释封锁网站连线的凖则。香港2019年爆发示威活动以来掀起了「起底」热潮,许多香港的民主派、亲建制派人士、记者和警察的电话、住址等个人资料被公开到网络上,令他们受到许多滋扰,这种做法在香港称为「起底」。

业内人士认为,从法律的角度来看,香港《国安法》的规定清楚列明警方在调查「国家安全」案件时有权要求网络服务公司删除或限制存取某些资料,这些公司没有太多可迴转的空间。

而从技术角度来说,网络审查科技本身已经存在,但要做到类似中国大陆「防火长城」的程度,封锁所有官方认为敏感的内容的话,需要得到网络服务供应商以外的机构配合,如果把这种模式搬到香港,当地网络运作就会发生很大改变,也会有很大影响。

香港《国安法》第43条规定,香港警方处理「危害国家安全」的案件时,可以要求「信息发布人或者有关服务商移除信息」,而根据香港政府之后公布的相关实施细则,警方可以在香港保安局局长批准下「限制或停止任何人接达该平台或相关部分」。

香港特首选举委员会资讯科技界选委黄浩华认为,香港在《国安法》的规定下,这些公司需要按照当局的要求行事。但中国大陆审查制度的不同之处,是除了封锁特定网站外,当地还有网络内容供应商(ICP)登记制度,部份网络公司也会配合当局执法,例如百度、微博等会主动屏蔽某些关键字,过去一些公司也曾经向中国当局提供资料协助执法。

他接受BBC中文访问时以中国记者师涛的事件为例。师涛在2004年「六四事件」15週年前夕,被指透过自己的个人雅虎电邮帐号,向外国媒体发送一份有关要求中国媒体不可以报道「六四事件」、法轮功等消息的政府文件,之后中国当局指这是一份「国家机密」文件,雅虎按中国当局要求,提供师涛的地址和身份,最后当局以「非法向境外提供国家机密罪」拘捕师涛,他被判囚10年。

但以香港的情况来说,在当地十分受欢迎的谷歌(Google)、脸书(Facebook) 和推特(Twitter) 等网站在香港《国安法》实施前后,已经分别宣布暂停处理香港政府提出的用户资料请求。其中谷歌指出,公司将基于美国与香港签署的司法互助协议的基础上处理相关请求,但由于美国当局已经宣布暂停执行协议,谷歌不大可能受理有关请求。

黄浩华认为网络审查技术本身已经存在,因此要将中国大陆审查制度在香港实施絶对可行,「但牺牲同时会很大,不论是对金融、或资讯科技行业,网络自由都十分重要」。

香港互联网供应商协会主席叶旭晖也认为,他认为香港的网络供应商大都是私人公司,会听从政府一些简单封锁网站连结要求。但他接受BBC中文访问时同时指出,如果香港当局要求使用一些进阶的方法封锁网站,牵涉很高的成本才能符合政府有关进行网络审查的要求,这些公司就会从一个商业角度思考应否继续在香港做网络生意。

「倒转来说,也许会有人觉得这是一个商业机会,认为自己有这种(封锁网络的)技术,就会到香港开设公司。」

香港当局封锁「香港编年史」网站的方法,似乎是要求各家网络服务供应商删除这个网站在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的纪录。

这是一种防止使用者连线到目标网站的方法。每个网站的网址背后都有一个IP地址,相等于一个网站的电话号码。使用者每次在浏览器输入网址时,电脑会首先连结到域名系统,这个系统功能像电话簿,让电脑找出这个网址相应的IP地址,与目标网站连结,取得使用者需要的资料。

如果把一个网站从域名系统删除,情况就等于如果把目标人物的名字从电话簿删除,知道目标人物电话号码的人仍然可以向对方打电话,但如果不知道对方电话号码,就无法从电话簿中找出他的号码与对方联络。

但除了香港网络服务供应商,谷歌、Cloudflare等公司也会提供类似的域名系统,它们不受香港当局这次要求影响,使用者改用这些域名系统就可以正常浏览网站。

当局也可以简单要求网络服务供应商不要连结到目标网站的IP地址。这个做法的问题是它会连带封锁所有其他使用同样IP地址、但与目标网站没有关连的网站。

使用者也可以利用虚拟私人网络(VPN),就可以绕过大部份的限制。

香港互联网供应商协会主席叶旭晖接受BBC中文访问时说,这些措施顶多只能增加网民浏览这些网站的成本。「这件事可以影响大部份人,因为大部份人都不会使用VPN,所以可能90%就不能连接到那些网站。」

「一些坚决要到这些网站的人仍然可以找到方法。」

网站一方也有方法绕过当局的封锁措施,「香港编年史」网站传出被封锁的消息后,网络上很快就出现另一个网址不同、但内容与「香港编年史」一样的网站,不受香港当局的禁令影响。

除了「香港编年史」网站,香港2019年示威浪潮期间也出现了另一个称为「香港解密」的网站,上载了一些民主派人士、示威者和记者的个人资料,网站多次被删除后不久就再次以另一个网址重新上载,至今仍然运作。

黄浩华认为,技术上网站的确可以透过这种不断改变IP地址和网址的方法逃避封锁,只是需要考虑成本上的问题,使用者也不断需要记着网站的新网址。

香港舆论对封锁「香港编年史」网站的焦点,主要在于香港警方没有公布相关细节,令外界无法知道执法的标凖。

香港警方回应当地媒体有关封锁「香港编年史」网连结时表示拒絶评论个别个案,但警方指出,根据香港《国安法》第43条,警方可要求服务商,对涉及「相当可能构成」或「相当可能会导致」危害「国家安全」罪行的电子讯息,作出禁制行动。而虽然各方都同意「香港编年史」网站载有大量个人资料,很可能违犯保护私隐的法例,但没有解释这样做为什么会危害「国家安全」。

叶旭晖说,他对警方封锁「香港编年史」网站连线本身没有意见,其他国家也有规则以打击「恐怖主义」为由下令封锁网站。

他指出,最大的问题是执行的凖则不清楚。「外界会无限伸延,认为今天封锁这个网站,明天会否以国家安全为由封锁谷歌网站?」

黄浩华也指出外界知道警方有权做很多事情,但它必须解释。「大家会担心,下一步会不会是一些类似性质的网站,甚至传媒的网站也被封锁?其实这才是大家担心的地方。」

浏览其他香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