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會議員提名「香港民主運動」角逐諾貝爾獎
香港新闻

美國國會議員提名「香港民主運動」角逐諾貝爾獎

发表时间:

美国民主共和两党议员向诺贝尔委员会发联署信,提名「香港民主运动」角逐今年诺贝尔和平奖,表扬自主权移交以来在香港「有份建立和维持人权与民主」的人。

美国参众两院共有九名议员加入联署信,民主党和共和党的议员都有参与,包括参议员马可·鲁比奥(Marco Rubio)、杰弗裏·默克利(Jeffrey Merkley ) 、加裏·皮特斯(Gary Peters)、史蒂夫·戴恩斯(Steve Daines ) 和托迪·扬(Todd Young),同时包括众议员詹姆斯·麦戈文(James McGovern)、托马斯·索兹(Thomas Suozzi)、汤姆·马林诺夫斯基(Tom Malinowski)和薇姬·哈兹勒(Vicky Hartzler ) 。

在写给诺贝尔委员会的信件中,这些议员说香港当局以「国家安全」为由骚扰或拘捕一些传媒工作者、教师等,同时取消一些选举参选人的资格,他们又说目前已经有许多民主运动人士「单纯因为和平地表达他们的政见」而被判囚、流亡,还有许多人正在等候法庭审讯,很大机会被定罪和处罚。

一些美国议员去年也有提名香港示威者角逐诺贝尔和平奖,中国外长王毅当时指做法是尝试透过这个奖干预中国内部事务,并说不希望诺贝尔和平奖变得政治化。

信件又称讚,香港过去数十年来都有许多为争取更大自由的人,让这些人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可以令他们「启发世界的勇气和决心」得到认可。

信件又说,香港在过去一年的社会运动在没有领袖的情况下仍然十分有组织性,「令人惊叹」。「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希望提名香港这个和平的民主运动,而非个别突显某些个人或组织。」

当中又提到去年北京当局实施的香港《国安法》,指香港社会不能参与这部法律的立法过程,当中许多刑事罪行的定义模糊,最重的刑罚是终生监禁,批评它「显然对发表政治意见等基本权利造成寒蝉效应」,违反多部国际法和人权公约。

信件末段又呼吁诺贝尔委员会可以「继续照亮那些在中国争取和平和人权的人」,又说「我们相信香港的民主运动今年值得外界表扬」。

参加联署的议员过去也多次在美国国会内外提出有关香港的政策,其中鲁比奥和麦戈文都有份提出《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Hong Kong Human Rights and Democracy Act),要求美国当局每年审视香港的自治程度,决定是否继续按1992年通过的《香港关係法》(Hong Kong Policy Act)内的规定给予香港在贸易上的优惠待遇。

这个法案在2019年11月获得通过,前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之后在去年5月按这个法案的规定,向国会指出香港的自治受损,「不值得继续享有」美国给予的优惠待遇。

中国当局去年八月宣布,制裁鲁比奥等多名美国官员或政客,包括美国国会中的对华强硬派,但发言人没有具体说明制裁内容。鲁比奥对此在推特上以嘲讽的语气回应称:「我不想想太多,但我开始觉得他们不喜欢我。」

马利诺夫斯基去年也牵头提出《香港人自由和选择法案》(Hong Kong People's Freedom and Choice Act)。这部法案将为身在美国、担心返港后会遭到迫害的香港人提供「临时保护身份」(Temporary Protected Status),加快审批香港人的难民申请,并且可以不受政府难民限额影响。众议院已经通过这部法案,正由参议院排期审议。

而戴恩斯在2018年也曾经与鲁比奥等议员,一起提名香港民运人士黄之锋、罗冠聪、周永康和2014年「佔领中环」运动角逐诺贝尔和平奖。

浏览其他香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