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廣東考察:三次「新南巡」的時代背景
香港新闻

習近平廣東考察:三次「新南巡」的時代背景

发表时间: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本周前往广东视察,除前往潮州等城市考察外,他还将于10月14日出席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四十週年大会并发表讲话。在香港形势未平、中美关係紧张与新冠疫情挫伤全球发展的当下,习近平再次来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前线,料会释放出中国经济发展与对外关係的新信号。

中共领导人对深圳的考察向来会引起极大关注。1979年,中共决定在深圳等四个广东城市试办经济特区,广东,特别是深圳,由此成为中国经济改革与对外开放的「排头兵」。1989年「六四」,在中国改革派与保守派的经济路线之争日益白热化时,邓小平1992年「南巡」深圳与珠海等地,发表一系列讲话,为中国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奠定基础。

在邓小平之后,中共领导人在深圳特区建立「逢十」年份均会前往深圳参加庆祝活动。2000年,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深圳特区建立20週年大会,并为莲花山的邓小平塑像揭幕;2010年,时任中国主席胡锦涛出席深圳特区建立30週年大会。

而这是习近平就任中国最高领导人职位以来第三次视察广东。与前两次相比,这次他与中共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极其不同。

广东曾是习近平成为中国最高领导人后离京赴外考察的首站。2012年12月,习近平在成为中共最高领导人后不到一个月,便前往广东深圳、珠海、佛山及广东四座城市考察。

由于与邓小平「南巡」路线类似,被称作「新南巡」的这次行程在当时被视作习近平进一步释放经济开放与改革信号之举。

在当时,中国借助多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取得了诸多成就,但一些问题也开始浮出水面。「反腐」运动揭露了中国体制的常年积病,中国经济开始出现增速放缓势头,全球金融危机之下,中国内外出现中国经济「硬着陆」甚至「崩溃论」的议论,中国国内要求经济与政治改革更加自由开放的声音不断。

中国官媒普遍将这次视察称作「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号召」。习近平当时在深圳表示,中共中央「改革开放的决定是正确的」,今后仍然要将「这条正确的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而且要有新开拓」。

「之所以到广东来,就是要到在中国改革开放中得风气之先的地方,现场回顾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将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他在那次视察中表示。

就任最高领导人后,习近平还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这之后,这种民族主义论调在中国的全面抬头沖淡了不少讨论经济进一步开放与自由的势头。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週年。同年10月,习近平时隔六年再度前往广东考察。这次的他权力更加巩固,但面临的局面也更加棘手。

彼时的习近平在2018年初经中国全国人大修宪后为自己终身连任取得了制度保证。六年以来,他的铁腕作风与经济上的保守做法越来越偏离甫上任时外界对他「改革者」的期待,修宪的决定为他引来批评他为「独裁者」的指责。

也是这一年,他遭遇了上任后最大的外交挫折——中美贸易战,这也极大挫伤了他在经济上的构想。

2013年起,习近平「新开拓」的轮廓在开始逐渐浮出水面。2013年,习近平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构想,这两条以中国为起点、辐射多个大洲的线路是中国新的对外开放的路线图,也是「中国梦」的一部分,然而这个计划也引发国际社会对其透明度和中共借其输出威权模式的质疑。

之后中国进一步在2015年提出「中国製造2025」计划,旨在提升中国高科技行业竞争力,但这在中美贸易战中遭到全面狙击。美国认为这项计划让中国政府一些新兴产业上为本国企业提供政策倾斜,不利于市场自由竞争。

与此同时,中国的「东方之珠」香港也在这几年期间让中共领导人变得越为不安。2014年香港民主派支持者为争取不设筛选机制的普选制度发起佔领运动(又称「雨伞运动」),吸引全世界关注。2016年香港爆发严重警民冲突,显示香港社会分歧及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愈发加重。

2015年,中共在「一带一路」规划中提出「粤港澳大湾区」的倡议,设想将香港、澳门两个特区与广东结合打造成新的城市群,但这一规划引起香港民主派及其支持者的广泛不满,他们认为,这种「硬融合」是大陆进一步削弱香港「高度自治」及自由的行动,而絶大多数香港人并不会受益于此。

这种情况下,习近平在2018年10月来到广东珠海,主持「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工程「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并在深圳视察。分析人士当时认为,习近平第二次南下广东是为在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之时,提振中国内外对中国经济与改革开放的信心。

在那次视察中,习近平回应了外界对「民营市场退场论」的担忧,再次强调要继续「改革开放」。他称中共中央一直重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一点「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中国的改革不会停顿,开放不会止步,且「一定会有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蹟」。

然而这并没有缓解中美贸易摩擦继续升级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冲击,中国在这之后出现了愈发複杂的挑战。

2020年,试图从新冠疫情中复苏的中共面临的外部环境更为艰难。年初在中国最先被发现的新冠病毒扩散至全球,而外界对中国政府最初应对疫情不力的质疑与指责给中国的国际形象带来重创。

美国与中国的贸易战升级成为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冲突与摩擦,国际上对于「新冷战」的议论不断。连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也坦称,中美关係正面临建交以来「最严峻的局面」。

香港方面,2019年因香港特区政府强推《逃犯条例》,触发香港出现主权移交以来严重的政治风波,再度爆发大规模示威并持续数月。2020年中共当局在香港强推《国安法》,被视为加强对香港的管控,并被指责破坏「一国两制」,引发西方主要国家普遍谴责。

除此之外,此次习近平南下正植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前夕,中共计划在那次会议上制定中国国民经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规划。因此在这一次的深圳讲话中,习近平如何阐述中国经济发展与国际议题必会引起外界关注。

浏览其他香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