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關閉駐台灣辦事處 風雨飄搖的港台特殊連結
香港新闻

香港關閉駐台灣辦事處 風雨飄搖的港台特殊連結

发表时间:

香港政府早前宣布将会暂时关闭驻台湾的经济贸易和文化办事处(简称「经贸文办」),再一次反映出台港关係的低谷,也显示香港政府对台湾的政策,越来越靠拢北京政府的指示,香港过去成两岸沟通桥樑的角色进一步被沖淡。

香港政府周五(5月21日)发布新闻稿,特别提到台湾政府驻港办事处,为2019年示威浪潮中的暴力示威者和「破坏香港繁荣稳定的人」提供支援,形容做法是「挑衅行径」。

两地的关係自香港主权移交以来,都会随着两岸关係而波动,而随着民进党执政后两岸关係变得紧张,台港的官方交流也日渐冷却,分析认为这次香港关闭驻台办事处,很可能是遵从北京的命令。

香港在政治上的特殊角色,让它过去一直是两岸沟通的桥樑。中国官方经常强调的「九二共识」,就是中国大陆和台湾民间团体1992年在当时仍然是英国殖民地的香港会谈的成果。

中国大陆和台湾2000年代开始直接通航前,来往两地的航班也会先飞经香港。香港的特殊地位,让大陆和台湾都可以避免需要介定这些航班是否国际航班的敏感议题。

台港关係受两岸关係影响的最初例子,是台湾前总统李登辉在1999年以「特殊两国论」形容两岸关係后,台港关係一度冷却,当时新任台湾驻港的「中华旅行社」总经理、以至时任台北市长马英九等政要前往香港时都遭遇不同程度的延误、甚至完全被拒。

到了2008年国民党重新执政时,两岸关係回暖,台港关係也一度缓和,香港和台湾的政要以不同身份互访,至2011年香港宣布在台湾设立经贸文化办事处,而台方就把驻港机构改名为「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当时被视为两地关係更得紧密的象徵。

但民进党籍的蔡英文2016年当选台湾总统后,两地关係再次变得紧张,台方在2018年任名新的驻港经济文化办事处处长至今仍未获得工作签注前往香港。台湾陆委会评论香港2016年立法会选举结果后,港府又发新闻稿批评台方不应干预香港内部事务。

两地关係在引渡杀人嫌疑犯陈同佳潜逃返港的事件和北京政府实施香港《国安法》后变得更紧张。多家台湾和香港媒体报道称,香港政府要求台湾驻港经济文化办事处副处长高铭村签署「一个中国承诺书」但被拒絶,他在工作签注于去年7月失效时返回台湾。台方随后作出反制措施,指不会为香港驻台人员延续签证。

香港时事评论员刘锐绍认为,这次香港关闭驻台经贸文办的原因也是因为台港关係从来都是与两岸关係挂勾,而目前北京和台北的关係冷却之下,台港关係「也到达冰点」。他在香港报章撰文说,随着美国和台湾的关係变得紧密,北京政府正观察推动台湾独立的阵营会不会趁机行动。

另一名评论员林和立接受香港媒体访问时又说,蔡英文表明不接受订明中国大陆和台湾属同一国家的「九二共识」,令北京认为她和民进党都有意倾向台湾独立,因此不排除香港政府这次关闭驻台办公室,是听令于北京。

蔡英文去年接受BBC专访时表示,台湾不需要宣告自己是个独立国家,因为「我们已经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我们叫自己中华民国(台湾)」。

台湾媒体引述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荣誉教授赵春山认为,关闭香港驻台湾经贸办是中国大陆官方政策的一部份。他形容事件「很不利两岸来往」,而且目前难看到解决方案。

香港和台湾官员过去交流,往往是以民间团体的形式进行,例如香港前财政司曾俊华2012年到访台湾并出席香港驻台湾经贸文办的开幕挂牌活动,就是以非政府组织「港台经济文化合作协进会荣誉主席」的身份。

双方互设的代表处的设计上,也可以看到两地的特殊关係。

香港在主权移交后按北京政府的立场,视台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一部份,因此驻台湾的机构在香港政府架构内,从属于负责管理香港和中国大陆事务的政制及内地事务局,这个安排与香港驻广州、上海、成都等大陆城市的安排一样。

这与香港政府在英国、美国等地设立的办事处从属于负责推广经济和贸易的商务及经济发展局的做法不一样。

台湾方面也有类似的情况,2011年前台方驻香港的机构称为「中华旅行社」,虽然名义上是旅行社,实际上也会提供签证、协助在港台湾人等一般大使馆提供的服务。这与中国大陆在香港主权移交前和移交后初期,在香港设立新华社香港分社的做法类似。新华社当时名义上是新闻机构,实际上是北京政府驻香港的机构。

而台湾政府驻香港的办公室,在台湾政府架构内从属负责中国大陆事务的大陆委员会,这同样与台湾驻其他国家的办公室从属台湾外交部的做法不同。

浏览其他香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