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张晓明首次公开评论四名香港立法会民主派议员被撤销资格事件。张晓明称,这项决定代表着「反中乱港者出局已成为法律规範」。
张晓明星期二(11月17日)透过录影方式在香港特区律政司主办的《香港基本法》颁布30週年论坛上致辞,作出上述评论。他还称港人该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香港资本主义制度的保障。
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上周就香港立法会委员资格问题颁令后,香港政府刊宣称,四名民主派议员失去议员资格,立即有效。剩下15名泛民主派议员随后宣布集体辞职,并批评此举违反法治,象徵「『一国两制』已死」;英国政府称此举违反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并警告可能制裁中方官员。
张晓明称:「让这些噪音成为香港在变局中开新局的背景音乐吧。」
评论人士对BBC中文记者说,张晓明的说法主要还是没有内涵的政治口号,但还是反映着「『一国』凌驾『两制』」的政局现实。
对于张晓明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香港资本主义制度的保障,香港民意研究所副行政总裁锺剑华认为这只是中共常见的,空泛但有谬误的政治口号。但他认为最大问题是,北京当局会以这些口号为依据,让群众无法合理地讨论这些说法,然后当权者「怎么做都行」。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客席教授林和立也认同张晓明这句话自相矛盾,「因为香港人一般所认识的资本主义制度,与(中国)大陆自文革以来推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很不一样」。
「但目前『一国』已凌驾于『两制』,因此重点还是要香港人服从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次才可以享有法治、言论自由、集会自由等传统的香港价值。」
林和立对BBC中文记者说:「北京打击反对力量的决心是不可置疑的。」
锺剑华博士认为,张晓明声称人大常委会的决定让「反中乱港者出局」成为「法律规範」,但这份决定本身并未提供撤销四名议员资格的明确法律理据,「爱国者治港」亦同样缺乏标凖。
锺剑华对BBC中文记者说:「问题是你可以不断增加新的标凖,而这些标凖其实全都不是法律标凖,而是政治标凖,而且是任由北京的官员来诠释,没有客观凖则可言。」
张晓明作出这次表态之际,有香港的亲北京学者撰文,要求港府「穷尽本地法律资源」,进而启用《香港国安法》,整顿境内「颜色革命」组织。
获中国港澳办支持的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田飞龙星期一(16日)在中共广东深圳市委系统持有的《香港商报》撰文称,主办悼念1989年北京天安门「六四」事件悼念活动多年的香港支联会「将颠覆性纲领和意图转变为具体化的抗争行动,一步步走向与『一国两制』宪制秩序及国家安全利益相对抗的境地」,又称「国安法生效后,支联会继续从事有关触犯国安法的违法行为」。
香港特区保安局回应香港媒体查询时称,不会评论个别人士言论,而个别团体是否违反《香港国安法》,须由控方在法庭举证。
不过,香港支联会星期二参加竞标明年春节维多利亚公园年宵市场摊位时,在成功投得三个摊位后,主管部门食物环境卫生署一度拒絶依例办理签订租赁合同手续。现场官员被媒体追访时称要索取更多资料,但未有加以说明。
支联会除週年「六四」烛光晚会外,每年均竞标维园年宵市场摊位卖物筹款和宣传。支联会秘书蔡耀昌质疑当局拒絶签订租约带有政治意图。
锺剑华评论说:「你说何谓『爱国』,支联会都说自己是爱国的,他们认为恰恰因为他们爱国,所以才要『追究屠城责任』。但它(北京)的标凖就是你反对中共就是不爱国……政权看不顺眼的组织与个人,它一定会逐步取缔。
香港网媒众新闻星期二发表评论文章说,北京这次推动撤销四名议员资格,反映北京领导人希望尽快清除香港立法会内的反对声音,从而快速通过一系列北京认为须尽快实施的政经措施,加快落实对香港的政治及经济改造,实现对香港经济有效主导。
文章说:「当这连串政治及经济洗牌进行时,外资将加快撤出,香港也会出现移民潮,流失大批原有精英,由内地派来的『新香港人』取代。」
锺剑华认为,当北京「看不顺眼」的个人或组织再也没有活动空间,可以估计不少香港人会选择离开,届时北京确有可能以「新香港人」取而代之。
「未来一段时间香港会出现一个较大的移民潮,在这情况下,当局有理由部署作出填补。」
林和立倒认为,北京不会在这方面操之过急,谋求在数年间完成「新香港人」取代「旧香港人」,「但趋势是,大陆的海归派或本土菁英分子来香港做生意、从事专业工作,取代外资、港资和香港本地专业人士地位,这是在逐渐进行」。
11月11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资格问题的决定》。香港政府随即宣布四名民主派立法会议员丧失议员资格。
当时有亲北京媒体引述「消息人士」称,北京将安排张晓明本周到香港,就人大常委会决定「解画」。但最终张晓明只以预录视频方式致辞。
张晓明称,「全面凖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是关键」,「既要讲尊重香港实行的资本主义制度,也要讲尊重国家主体实行的社会主义制度,要看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香港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的依托和保障」,重申要「尊重中央的全面管治权,要看到中央的全面管治权是高度自治权的本源」。
他形容2014年「雨伞运动」与去年的反修例示威「都是以毫无底线的行为方式搞对抗」,「危及国家安全」,而出现这些问题「说到底都与对『一国两制』方针理解和贯彻不全面不準确有关」。
张晓明说:「要看到祖国好香港才更好,在香港社会崇尚的民主、自由、人权等核心价值之前,应当加上『爱国』一词。」
《香港基本法》保障「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制度「50年不变」,但张晓明称「一国两制」实践中「许多问题已充分暴露」,要「把《基本法》当作一部『活的法律』,通过立法解释等办法,放大基本法的适应性」。
特区政府在10月份发出指示,要求今年7月1日或以后入职的公务员宣誓或签署声明书,声明拥护《香港基本法》、效忠香港特区,作为聘用条件的一部分。特区公务员事务局称至今没有人因没有宣誓而被解僱,教育局称将研究是否向非官办学校教师执行相同的入职宣誓要求。
张晓明称对特区推动公务员宣誓与国民教育等工作感到「高兴」,又称「从思想观念上正本清源、拨乱反正是当务之急」,这些观念包括「香港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只要有筛选就是假普选」,「公务员宣誓有违政治中立」,「国民教育是洗脑」,「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会使香港『内地化』」等。
他说:「要求治港者必须是爱国者,天经地义。香港特别行政区政权机构的人员必须真诚拥护基本法,效忠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做损害国家利益和香港繁荣稳定的事情。11月1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刚作出的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资格问题的决定,不仅为特区政府即时取消4名反对派议员资格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也是为今后处理此类问题立规明矩。」
「爱国爱港者治港,反中乱港者出局,这是『一国两制』下的一项政治规矩,现在也已经成为一项法律规範。」
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同一场研讨会上重申,推迟今年立法会选举、撤销四名议员资格,是她为了履行特首对北京中央和香港负责的责任,而「请求」北京从宪制层面解决问题,又称要「认真学习」已故中共领导人有关北京保留对港权力和「爱国者标凖」的讲话,称这两段讲话会让对人大常委会决定的一切批评「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