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晚舟回國、日本首相角逐、中國大陸限電和本周更多重要故事
香港新闻

孟晚舟回國、日本首相角逐、中國大陸限電和本周更多重要故事

发表时间:

2021年9月最后一周,美国司法部与中国电信巨头华为高管孟晚舟达成协议,暂缓起诉孟晚舟违反美国制裁令,加拿大法院亦终止引渡聆讯,孟晚舟即时获释回国,当中可以有几点法律解读;中国官员在一场非公开会议中,向香港发展商表明,北京不会再容忍垄断行为,要求香港的地产商帮助解决当地的房屋问题;中国多个省份进入"用电荒";另外,一个最新的研究显示,中国发放出去给全球许多国家的发展资金援助,至少是美国和其他大国的2倍,其中大部分是中国国有银行的高风险高息贷款;日本前外务大臣岸田文雄当选日本自民党党魁,几乎肯定将在10月4日的议会会议上成为新一任首相;中国大陆和台湾相隔不到一周先后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係协议》(CPTPP),引发对海峡两岸借该亚太贸易协议角力的关注。

刚刚过去的一周,BBC中文的以下新闻内容受到读者的关注。如果你错过了它们,BBC中文带你一一回顾。

1. 孟晚舟获释背后的「魔鬼在细节」:五个关键法律解读

中国电信巨头华为的首席财务官孟晚舟突然获释让人瞠目结舌。北京强调,孟晚舟并没有认罪;美国司法部则称,她承认误导了国际金融机构——「认罪」与否的争辩令该案再次扑朔迷离。

自加拿大当局于2018年12月逮捕孟晚舟后,就开始了冗长的引渡审判。美国希望将孟引渡,以调查华为是否违反了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在长达1000多天的司法诉讼中,中国、美国、加拿大三方不断博弈。而当孟晚舟获释,中国真的赢了吗?

法律专家提醒,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理解孟晚舟获释的五个关键细节。

2. 中国当局向香港地产商施压? 背后的住房问题与政治角力

路透社早前引述消息称,中国官员在一场非公开会议中,向香港发展商表明,游戏规则已经改变,北京不会再容忍垄断行为,要求香港的地产商帮助解决当地的房屋问题。香港媒体再跟进报导时引述消息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一个内部会议明言,地产商左右香港情况的做法已经一去不复返。

北京据报向发展商施压的消息引起当地讨论,多家地产公司的股份下滑。

多家地产巨头先后尝试为说法降温,其中新鸿基地产回应香港媒体查询时指出,公司没有收到相关消息,也从不赞成垄断市场的行为。而中原地产其中一名创办人施永青也形容,北京政府向地产商施压的说法「言过于实」,他不相信中央会「指示」地产商做任何事情,将他们「逼到墙角」。

分析认为北京一连串的举动,似乎有意逐渐削弱地产商的影响力。

3. 中国拉闸限电冲击居民生活,背后三个原因

入夏以来,中国多个省份进入「用电荒」,尤其以广东、浙江、江苏、湖南和云南等省,最为严重。

这一轮电荒一直持续了整个夏天,但在9月23日,因为东北三省对居民用电进行拉闸限电,舆论反应达到高潮——9月23日下午瀋阳大面积突发停电,持续到当晚陆续来电,有道路甚至因信号灯停电而拥堵;邻省吉林在同一天也执行限电,省会长春以及延边的部分地区停电。

去年底,中国就经历了一轮「电荒」,但尚未如本轮电荒一样波及居民用电,BBC中文梳理出背后三个可能原因:电力需求增长过快导致的供给相对不足,电煤价格上涨,以及受到「双控政策」影响。

4. 中国「一带一路」:协助发展或放高利贷?

一个最新的研究显示,中国发放出去给全球许多国家的发展资金援助,至少是美国和其他大国的2倍,其中大部分是以中国国有银行的高风险高息贷款(high-interest loans)形式提供。

中国贷款的数量之大令人咋舌。在不久之前,中国尚还接受外国援助,但现在情况已发生变化。

根据美国弗吉尼亚州的威廉玛丽学院(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AidData研究实验室的数据显示,在18年间,中国向全球165个国家的13427个基础设施项目提供了资金或贷款,金额高达8430亿美元。

这些资金大部分与中国国家总书记习近平雄心勃勃推动的「一带一路 」战略有关。从2013年开始,这计划利用中国在基础设施项目方面的专长和充足的外汇,建立新的全球贸易路线。

然而,批评者开始担忧,资助许多中国项目的高息贷款,正在使毫无戒心的全球许多民众背上天价债务。

而这对中国官员自己来说甚至也是个新信息。

5. 「温和派」岸田文雄将出任日本首相,对华政策可能务实而强硬

日本前外务大臣岸田文雄(Fumio Kishida)于9月29日当选日本自民党党魁。由于自民党在日本众议院佔有多数席位,他几乎肯定将在10月4日的议会会议上成为新一任首相。

岸田文雄此次选举之前一直被认为是日本自民党内坚定的温和派,他的当选被认为是传统日本领导人风格的回归。外界预计岸田文雄上任后将继续强化日美同盟,支持印太区域的自由与开放,并且以务实而强硬的态度处理中国事务。

6. CPTPP: 中国及日本福岛食品进口禁令恐成台湾「入群」障碍

中国和台湾相隔不到一周先后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係协议》(CPTPP),引发对海峡两岸借该亚太贸易协议角力的关注。

也有分析认为,台湾欲借力CPTPP摆脱过于对中国市场的依赖,但台湾对日本福岛五县食品的进口禁令成为其「入群」的另一障碍。

台湾中研院副研究员吴建辉对BBC中文说,加入CPTPP是台湾政府长期推动的政经战略目标,但能否解禁日本福岛食物进口,是目前台湾加入该机制的最大挑战。

浏览其他香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