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讯息披露,中国恆大的股票于当天上午九时起短暂停止交易。因此,与该公司有关的所有结构性产品亦将同时短暂停止买卖。港交所并未披露停牌原因和停牌持续时间。
同时停牌的还有恆大旗下的恆大物业,不过恆大汽车和恆腾网络依然正常交易。
恆大集团在提交给港交所的声明中称, 股票停牌发生在「一笔重要交易宣布」之前。
有报道指,一家作为恆大竞争对手的房地产商将会购入大笔恆大资产。中国财联社独家报道称,同样在香港上市的合生创展(Hopson)将以50亿美金买入恆大物业51%的股份。目前尚无法进一步核实这一信息。
公开资料显示,合生创展1992年于广州创立,是广东省最大的五家房地产公司之一。合生创展没有确认上述消息,但其股票也已停牌。其公告称,原因是「有关公司一项主要交易」,「本公司在该交易下同意收购一家在联交所上市的公司的股份」。
停牌前,中国恆大股价为2.95港元,过去一年该股最高价为20.22港元,至今已蒸发超过80%;恆大物业股价为5.12港元,过去一年该股最高价为19.74港元。
这是恆大爆发债务危机以来,相关股票首次暂停交易。
上周四(9月30日),恆大公告称,对9月份到期的投资产品,旗下恆大金融财富管理(深圳)公司已于当天完成首期10%的兑付,相关款项已经发放到相应投资人账户。
此外,恆大又有境外债券面临到期偿付。路透社援引两位消息人士表示,纽约时间上周三的付息日已过,恆大部分境外债券持有人尚未收到利息支付,成为该公司本月未能付息的第二笔美元债。
恆大集团9月14日向香港联交所提交公告,证实集团过去三个月物业销售成绩持续恶化,并已聘请财物顾问研究解决方案。该集团在另一份声明中否认正破产重组。恆大集团在香港上市的相关股票当天普遍暴跌,中国恆大收盘下跌11.87%,恆大汽车跌24.66%,恆大物业跌12.01%。
约100名投资者此前一天包围恆大在广东深圳的总部大楼,有人声称购买了恆大的投资产品,要求赎回。抗议行动持续了数日。
恆大还在2021年上半年财报中确认其负债总额高达1.9665万亿元人民币(3050.07亿美元),分析人士担忧恆大债务问题对整个中国金融系统构成风险。
中秋假期后,港股首个交易日,恆大股价收盘时上涨17.62%,至2.67元。
恆大还展开了一系列自救动作,一方面重申「千方百计保交楼」;另一方面,恆大发行的一笔公司债原本在9月23日付息,恆大称已通过场外方式协商解决,暂时缓解市场对付息违约的担忧。
不过,相比过去一年恆大股价的高点20.2元,即便经过短暂暴涨,市值依然蒸发86%。中国政府也未表态介入。恆大危机的警报并未解除。
9月20日,恆大董事局主席许家印发出致全体员工的信,称恆大一定能尽快走出「至暗时刻」。
9月21日深夜,恆大召开「复工复产保交楼」专题会,许家印要求全集团「把一切精力都投入到复工复产保交楼上」,全力以赴抓好复工复产、千方百计保交楼。许家印称,「要想业主所想、急业主所急,只有全力复工复产、恢复销售、恢复经营,才能保障业主权益,才能确保财富投资者的顺利兑付,才能逐步解决上下游合作伙伴的商票兑付,才能陆续不断归还金融机构的借款」。
9月22日,一笔名为「20恆大04」的恆大公司债,总规模为人民币40亿元,在计息期内票面利率为5.8%,折合利息约为2.32亿元,于9月23日付息。恆大22日公告称,将于23日支付2020年9月23日至2021年9月22日期间的利息。但不通过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而是选择通过场外方式协商解决。这令此前对该期债可能出现付息违约的忧虑暂时缓解。
恆大採取一系列自救动作之外,针对恆大危机引起的市场波动,中国央行也採取行动。
中国央行9月23日逆回购操作放量至1200亿元人民币,继前一星期逆回购单日放量至千亿元后,央行操作进一步加量,公开市场净投放900亿元。
路透社当时分析认为,除继续平抑跨季资金波动外,恆大债务危局引发的冲击波有扩散之势,政策或也有适度释放信号加以安抚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