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第3周,中美高官举行会谈,是拜登上台后首次有美国政府高官与中方高层代表见面,但这次会面充满火药味,外界对中美关係有重大破冰的机会不抱厚望。美国亚特兰大一家按摩店发生枪击案,死者大部分是亚裔,引发当地亚裔群体的恐慌。台湾着名作家李敖的儿子李戡接受BBC中文专访,称仍然期望两岸统一,但认为难以说服台湾人信任中共当局。
刚刚过去的一周,BBC中文以下新闻内容受到读者的关注。如果你错过了它们,BBC中文带你一一回顾。
1. 中美阿拉斯加「艰难」会谈落下帷幕 回顾双方外交官如何唇枪舌战
中美外交官在阿拉斯加面对面会谈,但拜登上任后两国首场高层会议却充满火药味,引发各种评述。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说,美方对北京在香港、台湾及新疆的行径深表关注,认为中方的所做所为威胁以规则行事的全球稳定秩序,强调这些问题并非内部事务。
中共中央外事办公室主任杨洁篪表示,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与中国打交道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他指,美国和中国各有自身的民主,中方不像美国动辄动用武力,造成世界动蕩、不安;又指美国在人权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应当管好自己的事,而非对中国的人权和民主说三道四。
分析人士认为,两国在最尖锐议题上话不投机半句多,各自立场坚定,妥协的空间甚少。
2.美国亚特兰大枪击案:事件掀起亚裔社区恐惧与愤怒
美国亚特兰大市一家按摩店发生枪击案,8名死者中有6名是亚裔女性,其中2人为华人。
美国警方起诉了21岁的兇嫌并表示,断言案件和种族仇恨有关是为时过早,警察说,兇嫌已经承认开枪行兇,但否认行兇动机是种族歧视或仇恨。
当地亚裔维权组织表示,不论案件是否与"仇亚"有关,亚裔美国人社区当下"充满恐惧和痛楚"。
3. 牛津/阿斯利康疫苗:英国、欧盟表示「安全、有效」
早前,牛津/阿斯利康疫苗接种中出现一些血栓病例,10多个欧洲国家宣布暂停接种,英国及欧洲相关部门审视后认为疫苗没有问题,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陆续恢复接种牛津/阿斯利康疫苗。
专家们还指出,疫苗大规模防止新冠病毒传播、减少新冠疫情死亡的好处远远超过极少数人接种后出现血栓的可能副作用。
4. 李敖之子李戡:支持统一理想未变,但我已无法说服台湾人
2018年3月18日,台湾着名作家李敖因脑癌在台北病逝。他给儿子留下遗愿:「中国统一我是看不到了,你要替我实现它。」
李敖1935年出生于「满洲国」治下的哈尔滨,1949年从中国大陆来到台湾,生前是坚定支持两岸统一的台湾文化名人。
他的儿子、今年29岁的李戡,一直毫不掩饰自己曾受到父亲的影响,支持统一,也因此被视为台湾为数不多的年轻「统派」。
在李敖三週年忌日前,李戡接受了BBC中文专访,回顾了其父亲对他的影响以及作为年轻「统派」的思想变化,也谈到了对未来两岸关係的思考。
李戡表示,他仍然支持两岸统一,但他自己已经没办法说服台湾人相信中国当局会信守承诺。
5. 奥斯卡中的香港话题:《少年的你》《不割席》获提名引发的讨论
第93届奥斯卡金像奖典礼将于4月举行,日前公布入围名单,美国黑白传记剧情片《曼克》(Mank)获得10项提名,是最多提名的电影。早前于金球奖成为首位亚裔最佳导演的美籍华人赵婷的《Nomadland》(中国大陆译"游牧人生"、香港译"浪迹天地"、台湾译"无依之地"),亦角逐最佳导演、电影、女主角等六项提名。
提名名单中亦有两部与香港有关的电影。香港导演曾国祥执导的《少年的你》入围最佳国际影片(以前称为最佳外语片),是香港历来第三部电影角逐同类型奖项。虽然电影获得好评,但这部电影以中国大陆作背景,普通话作主要语言,除了导演、监製等少数人士是香港人外,所以演员都是大陆人,有网民认为这不是港产片。
而挪威导演记录香港"反修例"事件的《不割席》(Do Not Split)则入围最佳纪录短片。导演汉默表示,希望影片获得提名后,能够引起大家关注北京如何打压基本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