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周,中共高层的突发消息佔据新闻头条。
先是在公众视线中消失两个月的国防部长李尚福宣告被罢免,连同此前的外交部长秦刚,中国高层官员接连在毫无解释的疑云下遭免职。
在周五,中国官方媒体报道,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上海休息期间因突发心脏病猝逝,终年68岁。
较早前,香港特首李家超发表任内第二份施政报告,将维护国安政策放在首位,确认将在2024年内完成备受争议的《基本法》第23条立法。
在南海,菲律宾与中国在争议岛礁对峙数十年,但近月事情有了变化。菲律宾记者数周来第二次,在第二汤马仕岛礁附近拍摄到两国船只近距离「相撞」的画面。
在台湾,以独立身份参选台湾总统的郭台铭所创办的鸿海富士康集团,在中国多地受到税务和土地使用调查,引发广泛关注。
刚刚过去的一周,BBC中文以上新闻内容受到读者的关注。如果你错过了它们,我们带你一一回顾。
官方新华社与中国中央电视台报道,李克强星期四(10月26日)晚在上海突发心脏病,经全力抢救无效,于星期五(27日)北京时间00:10逝世,终年68岁。
李克强的逝世事出突然,引发各种揣测和解读。消息公布不到两小时,微博已开始过滤有关评论,目前搜索「李克强」只能看到官方媒体的报道。
李克强被视为作风务实的经济自由主义者,上任初期外界期待他改革中国经济结构。但随着习近平不断巩固权力,其总理生涯后期被边缘化,权力被架空,甚至有「最弱势总理」之称。
有学者表示,拥有经济学博士的李克强体现一种「专家治国」的理念,但是他推出的一些政策往往遇到阻力,可能显示他受到掣肘,而他的逝世或令中共党内温和改革派的声音被削弱。
消失于公众视线两个月后,中国国防部长李尚福在周二(10月24日)被正式宣告罢免。官方没有交代原因,或说明由谁接替。
这是继中国外交部长秦刚之后,又一名中国高层官员在毫无解释的疑云下遭免职。
如此频繁的高层变动,出现在习近平进入历史性第三任期的头一年裏,引发外界对于其领导层的猜测和传言。
专家表示,二人被免职的原因没有明确的官方说法,反映「在外交和军队的体系中,有某些原因让习近平感到不安或不满」。有学者甚至认为,习近平可能「遇到了很大的危机」。
另一方面,二人都是习近平的亲信,却在上任不到一年后被撤换,让外界质疑中国政府的稳定性和公信力,但专家表示在中国政治的语境中,这或许正反映了习近平的权威。
香港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其任内第二份施政报告,儘管以「拼经济谋发展,惠民生添幸福」为题,但他将维护国安政策放在首位,确认将在2024年内完成备受争议的《基本法》第23条立法。
李家超在长达三个多小时的演辞,开首警告防範反华外部势力「继续插手干预香港事务」,重申要警惕「软对抗」,同时提出多项政策,配合在港实施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刚通过的《爱国主义教育法》。
香港移民潮导致人口流失,李家超继续推销其「抢企业,抢人才」策略,首次确认传闻已久的新版投资移民「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将以3000万港元(383万美元)为门槛。
但多名学者对BBC中文评论说,国安政策与吸引投资之间将产生一定矛盾,对境外人才的吸引力也将在某程度上受到折损。
马尼拉与北京已经为了南海岛礁相互对峙数十年,但近月事情有了变化。
上周日(10月22日)拍摄到的南海影片,可以看到菲律宾海岸警卫队船只与中国海上民兵船只之间的「碰撞」。
南海争端正在电视媒体的镁光灯下展开,这已是菲律宾记者数周来第二次,在第二汤马仕岛礁附近拍摄到两国船只近距离「相撞」的画面。
这并非偶然,而是菲律宾政府有意採取的战略之一,目的是让人们聚焦马尼拉所称,中国强行用「野蛮手段」控制菲律宾宣称拥有的水域。
自今年一月,菲律宾政府开始向当地媒体提供更多船只相遇影片。到了夏季,菲国政府带着更多记者包括BBC,登上船只和飞机前往有争议的水域。
中国官媒称,台湾的鸿海富士康集团在中国多地受到税务和土地使用调查。该公司创始人郭台铭早前宣布以无党派身份参选台湾总统。
有学者认为,北京对鸿海出手与台湾选举有关係——北京可能认为从国民党出走的郭台铭,会瓜分掉国民党提名的候选人侯友宜的不少选票。
分析人士指,北京或在判断,若国民党在总统选举赢面不大的情况下,至少明年大选的另个重要战场,亦即立法委员选举上,不能因为「郭柯配」的冲击也惨败,落得国民党总统立委双输的情况,这是中南海最不乐见的情况,因此需要在此刻出手。
「我们因此能看到,北京对台湾选举,其实总统战场之外,也开始进一步介入立委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