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社運人士周庭宣佈「棄保」:「大概一輩子不會回去了」
香港新闻

香港社運人士周庭宣佈「棄保」:「大概一輩子不會回去了」

发表时间:

曾被香港国安处拘捕的民主派社运人士周庭表示,她已决定放弃遵守担保条件,不会从加拿大回港报到。

她因参与2019年的反政府抗议活动,于2020年11月被监禁,还押10个月后于2021年6月获释。

离开监狱后,她仍在接受「勾结外国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罪名的调查。

香港警方发布声明,「强烈谴责」周庭的弃保行为,指这是「公然挑战法纪的不负责行为」,并呼吁当事人「悬崖勒马」。

「不要选择走一条不归的路,一生背负「逃犯」之名,」警方称。

有香港法律专家向媒体表示,周庭的行为是弃保潜逃,之后存在被通缉的可能。

周庭在周日27岁生日当天发表的两篇Instagram帖文中透露,她于今年早些时候被多伦多一所大学录取,并于9月中旬前往多伦多。

但为了取回护照,她在8月在五名警察随行下前往中国内地——她表示,这是一次她无权拒绝的行程。

「整趟行程中,虽然没有安排面见任何官员党员,也没有接受公安部盘问,但我感觉到自己全程是一直被监视的,」她在帖文中写道。

她表示,她被安排参观中国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改革开放成就展览,以及科技公司腾讯的总部,在那裏她被要求与一些标誌灯箱「打卡合照」。

「若我一直保持沉默,那些照片或许会有天成为我『爱国』的证据——那种恐惧就是如此有形的,」她写道。

但她没有就相关说法提供任何实证。

香港媒体引述资深大律师汤家骅指,任何保释个案中的嫌疑人申请保释或离境的担保条件,均由警方和受查人双方协商,「可以是任何条件,只要没有违规就可以。」

周庭指,她从中国大陆返回香港后,还被要求签署信件,表达对自己过去所有政治行为的悔意,还要感谢警方组织这次旅行,「使我能了解祖国的伟大发展。」

她在帖文中表示,从不否认中国的经济发展,但是表示,「一个如此强大的国家,要将争取 民主的人送入监牢、限制出入境自由,还要求以进入中国大陆参观爱国展览作为取回护照的交换条件,这何尝不是一种脆弱呢。」

香港警方未有就周庭的保释条件置评,在警方的声明中,也未明确提及周庭的名字。

据周庭指,按照担保条件,她须在本月晚些时候再次向香港警方报到。

她目前仍在接受与民主派传媒《苹果日报》创始人黎智英有关的调查——后者被控「勾结外国势力」危害中国国家安全,但是周庭本人尚未被起诉。

她在周日的帖文中表示:「经过深思熟虑,包括考虑到香港的形势、自身安全、我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我决定,不回去报到了,也大概一辈子不会回去了。」

香港媒体引述汤家骅表示,周庭的弃保潜逃行为令她在法律上「有机会被通缉」,而近年在香港参与政治活动的人物离港后潜逃机率较高,他认为警方往后在处理类似案件时,可多考虑这一点。

但他还表示,警方在涉及政治敏感的问题上,可表述得更直白、清楚,这样对社会有好处。

他在香港商业电台的节目访问中指,现在只能听到周庭的「一面之辞,可能她是有点政治上偏见,夸大了一点,对于香港人更加进一步了解怎样执行国安法没什么帮助,反而增加了误解」。

周庭是曾是香港亲民主抗议运动中最知名的人物之一,曾在网上被暱称为「真实的花木兰」。支持者认为她堪比为家国理想奋斗的传奇女英雄,反对者——主要是内地网民——则称她为「乱港分子」。

她在2020年入选了「BBC巾帼百名」(BBC 100 Women)——该榜单在全球评选出年度100名有影响力和鼓舞人心的女性,并讲述她们的故事。

2019年香港爆发反政府抗议,香港当局此后一直打击亲民主派活动人士,导致中国大陆在2020年颁布了争议性的港区国家安全法。

国家安全法之下,至今已有超过260人被捕和起诉。

在发布帖文宣布将不再回港报到之后,周庭接受日本东京电视台访问时透露,自己在过去3年身心受到创伤,包括患上创后压力症(PTSD),并表示自己正在考虑未来的计划,包括申请庇护。

她表示希望「能保持国际对香港的关注。」

*部分资讯来自BBC记者黄玮殷(Vicky Wong)的报道

浏览其他香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