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香港国安法》颁布至今最大规模案件——民主派立法会初选「串谋颠覆国家政权」案——进入求情程序,公诉方提出应认定首被告人戴耀廷等组织者为「首要分子」,即可判处10年监禁至最高无期徒刑(终身监禁)的级别。
星期二(6月25日)的聆讯也是戴耀廷自2021年2月被起诉并收押以来首次在法庭公开露面。他的代表律师请求法庭以三年为量刑起点,考虑其认罪,判处两年监禁。中国国家安全部稍早前发文点名戴耀廷为此案「首恶」,誓言严惩。
特区高等法院此前安排45名有罪被告人分成六批出庭求情,星期二出庭的首批被告人包括认罪的戴耀廷、区诺轩、赵家贤、锺锦麟,以及不认罪但经审判后被裁定有罪的吴政亨。
高院5月30日裁定16名不认罪的被告人当中,14人罪名成立。判决引来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以及一些国际人权团体批评。
英国外交部印太事务国务大臣安妮—玛丽·特雷维廉(Anne Marie Trevelyan;卓雅敏)当时评论说,「47人案」展示了香港特区如何利用国安法来打压政治异议人士,英方认为47名被告人「仅是寻求行使其言论自由、集会自由与政治参与自由」,且受到国际人权公约与1985年《中英联合声明》所保障。
未几,特区终审法院英籍海外非常任法官岑耀信勋爵(Lord Jonathan Sumption)和郝廉思勋爵(Lord Lawrence Collins)宣布辞职,其中岑耀信勋爵公开表示「47人案」使其认为香港正「慢慢地变成极权国度」。
中国外交部驻香港特派员公署随后指责英国等「不反思本国严苛的国安法是否侵犯人权自由,却对香港司法机关公正实施国安法无端指责」,要求各国「放弃『以港遏华』」。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针对岑耀信勋爵言论,指控英国试图将英国的司法影响力「武器化」,破坏香港法治。
在英式普通法审判中,求情程序让辩方有机会向法官陈情,说明为何被告人为何值得轻判。
高等法院此前因应「47人案」涉案被告与法律人员众多,移师容积较大的西九龙裁判法院审理此案,星期二起展开的求情程序仍维持在西九龙法院开庭,继续由高院法官陈庆伟、李运腾、陈仲衡主审。
首被告戴耀廷、次被告区诺轩、第三被告赵家贤、第四被告锺锦麟与第五被告吴政亨被控方认定为组织者。其中,区诺轩、赵家贤及锺锦麟给控方出任俗称「污点证人」,或称「从犯证人」。
戴耀廷已有三年多未出现于公众视线。香港媒体《庭刊》描述,将在7月迎来60岁生辰的戴耀廷「头髮灰白,神情轻鬆自若,对家属席上的太太频频微笑点头,太太亦不时挥手回应」。
另一家港媒《法庭线》描述,戴耀廷坐在犯人栏三排座椅的中央,吴政亨坐在后排右端角落,区诺轩、赵家贤及锺锦麟分坐左侧后、中、前排,五人之间均有惩教署狱警分隔。
聆讯开首由香港特区律政司副刑事检控专员万德豪陈词,说明控方在量刑方面的立场。陈庆伟法官要求公诉方说明哪位被告属首要分子,哪位罪行重大、积极参与,哪些是其他参与者。
李运腾法官提问,是否落实案中串谋的被告人——成功在正式选举中当选立法会议员,并在议会内投票否决政府财政预算案者——才算是此案的「首要分子」,初选组织者则不算。
由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香港国安法》定明,对颠覆罪行被告人而言,「对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处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对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万德豪反对称,初选组织者并非「首要分子」的想法不可接受,违反常理,又称他们的参与程度正如在一起谋杀案中,出钱指使他人行兇者。万德豪称,领导者「应是首要分子」。
万德豪又在庭上引用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刑法室编撰的《刑法释义及实用指南》解释,「首要分子」所指的是罪行组织者和领袖,「应予重判」。此举被法官质疑有「走后门」之嫌,因根据特区终审法院2023年8月就大学生吕世瑜「煽动他人分裂国家」罪上诉的判例,香港各级法院只可参考跟《香港国安法》相关的中国大陆法律。
万德豪代表律政司陈词后,由代表戴耀廷的黄继明资深大律师陈词。他主张此案是以串谋罪定罪,因此不应适用《香港国安法》中颠覆罪的刑期下限。黄继明请法庭以三年监禁为量刑起点,考虑到被告人认罪,减刑至两年有期徒刑。
因还押候审期间可折抵刑期,这将让戴耀廷即时获释。黄继明承认这是「大胆」提议,但他同时称,戴耀廷等人是採取非暴力手段,运用宪法权力争取普选,戴耀廷真诚相信初选计划合法。而在2020年6月《香港国安法》颁布后,戴耀廷参与初选的角色有限,而法庭不得惩罚被告人在法律生效以前的行为。
李运腾法官认为辩方提案「过于大胆」,并称考虑到当时的社会情况,戴耀廷在《香港国安法》生效前的行为仍构成控罪背景;陈仲衡法官称,「无差别」否决财政预算案并非妥善使用立法会议员权力。
控方也就区诺轩、赵家贤及锺锦麟的「从犯证人」身份表态,明言三人曾协助控方作供举证,符合《香港国安法》中有关「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规定,「可以从轻、减轻处罚」。
法庭安排三天时间处理首批五名被告人的求情程序,此后再考虑判刑。
正如此前开审期间一样,在大量警察布防下,一些被告人的支持者提前到西九龙法院外排队,以取得筹号进入法庭旁听。据《法庭线》报道,有近百人排队,其中约十人更是自星期二子夜起已经在场。即使清晨突然下起大雨,他们仍撑伞留守。
前来旁听的还有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瑞士等国驻港外交人员,以及一些民主派知名人物,例如前立法会议员邵家臻、刘慧卿,前《明报》政治漫画家尊子等。
据《庭刊》报道,正被还押等候求情与判刑的多名同案被告——包括第33被告何桂蓝、第六被告袁嘉蔚、第31被告吴敏儿、第47被告余慧明、第34被告刘頴匡、第37被告邹家成和第32被告谭凯邦——也获安排到法院,在充当「延伸庭」的另一法庭内观看直播。
获裁定无罪的第16被告刘伟聪大律师也有现身西九龙法院,但他向媒体记者表示是要处理其他案件,并非旁听「47人案」求情。律政司正对刘伟聪的无罪判决提起上诉,但对于同样被判无罪的第46被告李予信,则已表明不会上诉。
据香港媒体报道,法庭大约按照各被告人在参加初选时的选区分批安排出庭求情,预计最快于8月8日完成全部求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