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迎来主权移交25週年之际,不少人批评「一国两制」因为各种事情已经变形走样,但也有人认为香港近年的改变刚好相反,让香港的制度重回正轨。
不少人因为香港《国安法》实施,选择移居海外,令香港人口罕有地出现减少,但评论同时留意到人口变动与当地新冠肺炎疫情也有关係。
一些因为各种原因移居海外的人卖房子,但业内人士留意到,同时也有一些从中国大陆或海外移居香港的人买房子,形容他们在短期内将会成为支持香港房子市场的主力。
BBC中文整理了一些数据,透过数字看看香港近年的变化。
香港《国安法》2020年6月生效后,英国政府宣布将会提供签证计划,让香港主权移交前取得英国国民(海外)身份(BN(O))的人,申请移居英国的签证,住满五年后就可以申请在当地永久居留,计划已在2021年1月推出。
英国政府同时让这些人的家属以「附属申请人」身份申请这个签证,这些人的家属不一定需要拥有BN(O)身份。
英国政府的数字显示,计划推出以来已经有超过9万人在香港申请这个签证获批,其中包括约3.7万名附属申请人,这个数字不包括已经在英国而且在当地申请这个签证的人。
香港人口过去大部份时间都不断增长,但近年出现人口净流出的情况。自2020年开始,因新冠肺炎疫情持续,香港对大部份旅客实施出入境限制,边境管制站入境和出境的人流均大减。
部份意见认为:近来人口出现净流出,是因为有更多的香港人因为香港实施《国安法》而移居外国;但观察人士同时留意到,出入境数字升降也与新冠肺炎疫情有关,当香港疫情严重时,一些市民就会选择离港,而疫情缓和时就会回到香港。
北京和香港政府在香港《国安法》实施前后不断强调,这部法律只针对「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的一小撮『港独』分子和暴力分子」,不影响香港市民「依法享有」的权利。
香港保安局提供的数字显示,从香港《国安法》于2020年6月生效开始计算,截至6月19日,共有189人因涉嫌「危害国家安全」而被捕,其中10人罪成,包括首宗香港《国安法》案件的被告唐英杰,他被裁定「煽动他人分裂国家罪」和「恐怖活动罪」罪成,判囚九年。
总部设在法国的「无国界记者」组织早前公布最新的新闻自由指数中,香港在180个国家或地区中排行148,比2020年排行大跌约60位;对比2018年,更是下跌超过100位。
「无国界记者」在报告中特别提到香港《苹果日报》和《立场新闻》停运的事件,又指虽然《基本法》保障新闻自由,香港《国安法》却让当局以打击「恐怖主义」等为由,打压异见声音。
香港官员没有直接回应「无国界记者」的调查,但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在6月出席活动时指出,在新闻自由之下,传媒除了监察政府施政,还应「自觉维护国家安全、遵守法律、传达国家安全讯息」。
香港政府的数字也显示,去年有超过五万宗二手房子买卖,是2016年以来最高。香港传媒引述业内人士指出,不少个案是亏本出售。这显示有些卖家是希望尽快出售,部分是希望移民离开,部分是因为在疫情持续和全球加息环境下对后市不看好,减少资产配置。
但近月一些新开售的楼房,买卖的情况仍然十分热烈。
而同时有报道留意到,近年来,已经取得永久居留权的中国大陆或海外背景的香港市民买房的数字不断增加。观察人士形容在这个情况下,香港楼价在短期内都不会因为有人卖房而出现下跌。